长孙之所以宠冠后宫,便是因为知事。妇人不得干政是一条铁律,也是帝王心中的红线,长孙自然不会轻易去触犯。听到李二提起欲封赏有功之臣的话题,长孙便识趣地没有开口。
李二笑了笑,目光又落在了满地散乱的白纸上,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长孙轻轻蹲下,拾起一张写满子墨的纸,红唇微张:“岑夫子,丹丘生,将近酒,杯莫停……倒是没想到方言与岑文本交情不错,臣妾还记得,当初恪儿那件事,方言可是将岑文昭一顿好打。名满长安的浪荡子被当众打得出了丑,后来居然跟打人者厮混到了一起。”
“嘿……向来稳重豁达的岑文本,昨夜脸上的笑就没停止过,千日醇一杯接着一杯,最后被家仆抬走也不自知。”
李二看起来有些吃味,哼道:“还有尉迟恭那老东西,竟然大言不惭地当众言道,自己府上蓄养了几个道士,正合那丹丘之意,脸皮厚得着实无以复加。”
长孙的凤眼眯成了弯月,掩唇轻笑道:“这首诗作定然是要千古流传的,尉迟恭倒也是个豁出去的,为了留名,连蓄养道士一事也敢当众说。”
“所以啊,朕好生训斥了他一番……”
李二苦恼地揉着眉心,叹道:“可惜,这厮脸皮实在厚得出奇。观音婢,你说方言这小子,怎么就没把朕写到诗作里呢?端地不为人子!”
“您可是天潢贵胄,依那小子明哲保身的性子,有那个胆子才怪。他呀,有时候胆子大的出奇,滔天祸事也惹了不少,有时候呢,却胆小如鼠……臣妾倒是有些看不透他呢。”
李二与长孙相视一笑,不由想起那所谓的邀买人心之事,顿时有些乐不可支。
六十万石粮食运回长安,给所有人都打了一注强心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长安城表面上愈发地平和,原先绵延不绝的粥棚也陆陆续续地被拆除掉,背井离乡的灾民在领取了足够份额的粮食后,千恩万谢地返乡离去。大街小巷都在传李二的丰功伟绩,百姓们交口称赞,甚至有人为李二编写了不少朗朗上口的曲子,一时竟传颂满长安,大大地满足了李二的虚荣心。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李二爱民如子忧心苍生的名声愈发地响亮了,风头之盛,竟隐隐盖过了作为赈灾最大功臣的方言。
所以心怀愧疚的李二不到足月,已往方山侯府上送了不少赏赐,方言甚至在其中看到了长孙亲手为之缝制的一袭长衫。
李承乾与李泰、李恪的眼珠子红得与兔子无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向方言的眼神里,充满着羡慕嫉妒恨。
方言穿着长孙亲手缝制的长衫顾盼自雄,骄傲地如同开屏的孔雀,不可一世,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已装作不经意间从前厅里路过了三次,直让李承乾哥仨儿气得想端起茶水泼他一身才是。
“实在没天理,明明我才是母后最疼爱的孩子!”
李泰很伤心,瘫坐在椅子上生无可恋。
李承乾不屑于跟他争辩到底谁才是长孙最疼爱的儿子,将嫉妒的目光从得意非凡的方言身上收回,幽怨地道:“若不是先生,我还真不知道母后还有这手绝活……”
这简直是令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方言假惺惺地劝道:“所以呢,这对你来说不是件坏事——至少你已经知道了,皇后娘娘确实有这手绝活!”
哥仨儿猛地抬起头,眼神凶恶如饿狼。
方言不屑地撇了撇嘴,在侯爷府,这三个小奶狗敢动手,分分钟将他们暴打一顿再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