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掘壕(1 / 2)

小西行长果然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趁着明军主力还没抵达的时间拼命加固城防,试图将平壤打造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要塞城市。

明军诸部也陆陆续续的抵达,城下一片人嘶马嚎,赤红的棉甲和白色的营帐交织成一条鲜艳的巨龙,炮队已经和牡丹峰上的倭军炮队交上了火,隆隆的炮声一刻不停,炸得土石飞溅。

“倭军在城墙上放的兵马不多,小西行长清楚死守城墙就是白白挨炮,准备放弃城门和城墙与我军巷战了......”戚继光指着平壤城为敌台上观战的朱翊钧解释着:“陛下,若要巷战,必须解决牡丹峰上的倭军炮队,倭军火炮不少,臣在东南抗倭之时见过的双方火炮加起来恐怕还没有小西行长所部的多。”

朱翊钧悄悄翻了个白眼,大明淘汰的火器不少卖到了日本,为了加速日本的统一和侵朝,还利用江东之和南洋商行“走私”了不少先进火器给日本,倭军的火器化可以说是自己一手养起来的。

新军的火器化也在逐步影响着周边国家,短短几十年,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牡丹峰地势险要,唯有几条山道可以攀登,倭军以火器火炮拒守,易守难攻,若是纵兵强攻,恐怕会损失惨重......”戚继光指向牡丹峰,继续讲解着:“欲夺下牡丹峰,必须先摧毁山上的炮兵阵地,倭军居高临下,炮手似乎也都是些经验丰富的精锐,火炮准度不差,我军火炮处于劣势,若以寻常之法对炮,恐怕损失会很大。”

朱翊钧皱了皱眉,将望远镜挪向牡丹峰,问道:“武毅侯既然如此说,想来是有了破敌之法了吧?”

戚继光点点头:“回陛下,臣确实有破敌之法,说来其实简单,只不过要耗些时间和气力。”

朱翊钧哈哈一笑,耸耸肩:“无妨,朝鲜人的气力足、朕也有的是时间,武毅侯就按您的法子去做便是!”

城外是号角连连、军鼓阵阵,城里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小西行长立在城中自己亲手建起的风月楼楼顶,用望远镜扫视着明军军阵和大营,嘴里阵阵发苦。

小西行长缩在平壤这么久,除了出兵剿灭各地义军、劫掠粮草军资之外,还驱使朝鲜百姓在平壤大修工事,在牡丹峰上修筑土墙炮台,在平壤城中广修土堡暗寨,这风月楼便是在这段时间内修起,以日本国内的天守阁为蓝本,处在平壤城北的制高点上,可以俯瞰整个平壤城和附近区域,是小西行长准备的战时指挥所。

就像这座坚固且易守难攻的风月楼,固若金汤的平壤城在之前与辽东军的战斗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给了小西行长固守的信心,也让他犯下了送命的错误。

城外的明军正在集结整队,火炮开始推入炮位,似乎马上就要进攻,小西行长心中犹如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喘不过气来,他也是沙场宿将,一支军队强弱与否单单从军阵和精气神就能看出来,对面的明军和之前那支突袭平壤的明军完全不同,甚至他沙场征战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如此严整且士气高昂的军队。

若只是一支部队也就罢了,但这数万明军旗号不同、盔甲形制也有差异,明显抽调自不同的部队,但却同声一起、行动一致,如同出自同一支部队一般。

这需要极为强大的纪律约束,令行即止、如臂使止,这样的军队往往就和“天下无敌”四个字挂钩。

小西行长很清楚,对面的军队绝不会像之前的明军一样陷入险地、伤亡一重便全军溃退,一定会死磕到底,不啃掉挡在他们面前的自己和第一军团绝不罢休。

而这支明军还拥有着数不胜数的火炮和火器,不少火器小西行长连见都没见过,但能被明军拿来攻城,想来威力也不会小。

丰臣秀吉是靠着火器崛起于日本的,小西行长也是靠着火器横扫朝鲜的,他很清楚火器的强大,如今明军人数、纪律、火器数量都大大超过自己,自己几乎等于是死路一条。

为什么不撤兵?为什么不跑路?小西行长懊恼至极,但如今后悔也没用了,明军将他派去讲和的使者拖到阵前祭旗,脑袋就挂在军旗上,摆明了是要用自己的性命和第一军团的下场来震慑所有侵朝日军了。

长长叹了一口气,小西行长将望远镜挪向牡丹峰,那里已是炮火隆隆、火花四溅,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牡丹峰能坚守足够长的时间,坚持到正向平壤赶来的黑田长政和福岛正则两支军队赶到,帮他撕开一个缺口,让他能逃出生天。

明军军阵中响起阵阵号角声,朝鲜仆军推着上百辆盾车向牡丹峰而去,明军军阵也开始调动起来,明军的进攻开始了。

小西行长狠狠咬了咬牙,回头冲一阵脸色难看的部将吼道:“我等生死皆系此战!人人务必奋勇争先,退后者斩!”

数百门重炮对着牡丹峰和平壤西门猛烈的轰击起来,震耳欲聋的巨响持续不断,后座力带来的颤动仿佛要引发一场地震,将整个平壤城都震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