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朝廷只注重税赋和禁海,忽略了很多问题。朱雄英要南巡,除了就近督战外,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天子出巡,旌旗蔽空,车骑以万计,难免要劳动地方,惊扰百姓。这其中的花费,开销的再开销,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用朱雄英的话说,他们家要饭出身,他又是个丘八,身子没那么娇贵。就按行军的规制办,沿途的各地官府不必再准备接驾事宜。
“皇上降低南巡的标准,不忍耗费百姓的血汗,臣等自然赞同的。”
“可您这一南巡,国务千头万绪,这该怎么处理呢!”
杨靖这话问的好,朱雄英叫他们来,就是要说这个的。疆土广阔,政务繁杂,太子又年幼,他出巡后,没有个像样的决策层,肯定是不行的。
朱雄英的意思,出巡期间改朱批为蓝批,军政分家各归东西两阁,遇事不决,行书至行营,再由朱雄英决断。
另外,补平安、盛庸为武英殿大学士,命凉国公蓝玉节制京畿内外诸军,无东阁的签单,及蓝玉的印鉴,任何人不得调用一兵一卒。
诸臣都没有意见,唯独左都御史杨士奇,站了出来,拱手言道:“皇上,其他的都好说,各有所司,各行其事。”
“可我们都察院是监察部门,臣等干的就是挑人毛病的差事,要是受了两阁的批制,这该说话的时候,腰杆也挺不起来啊!”
右都御史蹇义,立刻附议,不是他们信不过两阁的成员,实在是没有监督,难免就有逾越法度之事发生。
先帝以《大明律》,《皇明祖训》治国治家,到了朱雄英这,也不能因为图方便,乱了啊!
还别说,真有人捧他俩的臭脚,通政使-景清随声附和。还一本正经的说太子年幼,不宜坐朝,可也不能放松了监管。
朱雄英是被三强项令气乐了,心中不由念道,他是做了什么孽,一把弄了三个大喇叭,整天在他身旁耳提面命。
这让他想起,平阳王朱济熿在暗地里发的牢骚:朱雄英的命多好啊!这般小的年纪就死了祖父、父亲,着实令人羡慕。
可那小子估计想不到,有三个强项令,跟上头有个爹,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干啥都得挑点刺儿,你这耳根子就别想有消停的一天。
但他们的这样,对国家,对社稷都是好事,朱雄英宁可委屈了自己,也不想委屈了天下人。
冷哼一声,朱雄英沉声道:“行,言者无罪,风闻言事是言官的权力,朕还能说什么。”
“你们给朕记好了,参奏要有得当,再出现湘王之类的事,朕唯你们是问。”
虽然皇上的语气有些生硬,但到底是接纳了他们谏言,三人相觑一眼,也很识时务的坐了回去。
接下来就是商谈随行人员的名单,朱雄英要带一个“迷你”朝廷在身边,就需要两阁举荐一些合适的官吏,尤其是低阶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