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看看以卫青、霍去病、桑弘羊三个为代表的这一批人物就知道了。
刘彻虽然好大喜功,虽然穷兵黩武,虽然性子奢靡……但!他绝对属于千年以降,所有君主中用人不疑的典范之一。
跟嬴政、二凤这些华夏历史上最为优秀的皇帝一样,是一个个人魅力极度爆棚的皇帝。
至于说打压过卫青这一个黑点……前因后果也很清楚。
如果真要换一个皇帝,就算换成亲手缔造了大唐第一个盛世的李二凤,卫青那样做,最好的结果也就只能剩下厚葬封国公了。
但放到刘彻身上呢?仅仅止于略作打压了。
其中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以曹酩对刘彻的了解,几乎有八成以上的概率不会是因为忌惮卫青。
要知道当时的刘彻,在整个汉家天下的威望,绝对如日中天!
更别说还有文景二帝给他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在。
整个天下间,刘彻唯一让所有百姓愤怒的,就只有因为穷兵黩武而带给天下百姓的困苦。
这个问题很大吗?很大!
天下苦秦久矣,秦亡。
虽然其中不乏六国旧地风俗习惯不同、六国旧贵族以及诸多野心家的有意运作等原因在内,但真正足以点爆、助燃这些原因的,还是天下百姓‘苦秦’。
就连原本的老秦人也在这一场反秦运动中选择了静默,否则六国势力又何至于那么快覆灭秦朝?
但同样的问题放到刘彻身上呢?
虽然打了一辈子胜仗,当然,严格来说,是一辈子大多时候都打的是胜仗。
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刘彻即位初期,因为文景二帝的遗泽,所有人苦是苦了点,但最起码日子奔头还足,大家伙脸上还都能挂起来笑。
这种情况一直到汉匈战争全面开始,苛捐杂税、兵役劳役……等等的东西全部一一压到了百姓的身上。
本来嘛,所有人都想的是苦一段日子,过了之后大家伙的日子肯定还能回去以往,还有奔头。
可谁能想到,刘彻在位五十多年,除去初期没打仗之外,一直打到了他临死前的日子。
要知道,在刘彻之前,大汉六任皇帝,一共也才六十年……
打了一辈子,老百姓呢?五十年,三岔人,甚至更多一点的能换上四五茬。
很多人一生下来就面临着苛捐杂税以及兵役劳役,年纪小一点还能在家里待着,可年纪大一些呢?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然而对比于这句诗,现实要远远残酷得多。
除去那些军中最高级的将领,那些中下层将领能熬得过三场大战的,都屈指可数,至于更底层的士卒……
军中换新率基本达到了七成以上!最多只有三成的老卒,成功全手全脚地从汉匈战场上走了下来,最后荣归故里。
而这七成以上的换新率中,死亡人数最少也占据了四成,剩下的则是各种大伤小伤,断一只手、一条腿这种的,基本上也不算大伤。
哪儿有什么壮士十年归?
即便能作为壮士容归故里的,也已经度过了人生最巅峰的状态,开始了快速步入耄耋之年。
或许他们本身的年纪不止于此,但身体状态确实已经开始了步入耄耋。
太多文人所用的修辞手法都掩盖了真实的血泪史……
而让人感到悲哀的则是……竟然还有不少人相信这些所谓的修辞就是真实的记录。
妥妥是让人笑掉大牙的行为了。
就这种现实情况,到刘彻晚年的时候,整个大汉,全国上下,直接爆发大大小小的各种起义,唯一可能始终没有爆发过起义的,也就只有长安一地了。
秦统一到灭亡不过十四年,如果计算到陈胜吴广起义,不过也才十二年!
二者对比之下,谁对于百姓的压迫更为严峻?按照后世人的正常思维,谁所面临的境况应该更加糟糕?
毫无疑问,刘彻!
但现实却偏偏跟后世普通人的正常思维过不去。
刘彻下了一道《轮台诏》。
然后,天下皆平,所有的起义在听到这道诏书的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
所有起义的人重新做回了大汉的子民。
这要放到其它朝代,几乎就是一件堪称天方夜谭的事情。
帝王威望至此……所谓的忌惮卫青这件事,也就纯粹是胡扯了。
宁成点头。
“喏!”
……
时间很快。
很快就到了百家众人第二次的碰面。
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给百家的请柬只写了来几人,至于具体谁来隐园之中跟其余百家门人争锋,纯粹由百家各自去定。
说是玩弄人心其实也不对,百家各自内部不会因为这么点事情闹起来。
更何况有了第一次,难道还会没有第二次么?
谁也差不了中间的这么点间隔时间。
正因为如此,这次前来隐园的百家门人跟上次就有了很大区别。
上次来的,都是一些百家在长安城中的领头人,一般能够作为领头人的,不止在其各自内部要有威望,更要有与之匹配的学术成就,这两点就限制死了他们年纪不会小,更多都是一些须发斑白的老头子。
而这次呢?
所有前来隐园的,都是百家之中各自在学术上已经有所成的优秀青壮。
当然,看他们的身材……或许不止是在学术上有所成。
曹酩并未躲着,而是领着一众护卫在隐园前庭中坐着,看着。
每有人走进隐园,他就投过去目光,极其无礼地扫视一番,而后点头。
不得不说,不愧是百家之中的精英,卖相几乎就没有一个差的。
当然,所有进入隐园的人身上都没有携带武器。
毕竟武器什么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不准带进隐园的,这也是避免事态扩大的必须,早在隐园门外,宁成就已经带仆人们将所有百家门人的随身武器给齐刷刷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