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奉养(3000)(1 / 2)

[[但凡有立场,多少也会带点小心思,南梁武将们请求西征,自然是冲着立战功去的,毕竟我打不过东魏,难道还打不了你这个丧家之犬的宇文泰么!

而即使收复蜀地,功劳也与文臣们没什么关系,故而他们对此态度较为消极,甚至出于对抗击北方强敌的考量,毕竟听闻五万蜀兵尽皆覆灭于关中,东魏一战俘获十余万人,也着实让不少人胆战心惊,更愿意与宇文泰联手抗敌。

这些道理,萧衍自然也懂,他也着实不想与宇文泰打死打活,最后便宜了东魏。

只不过面子上过不去的他,迟迟没有开腔,才让一众文武争吵不休,分为了主战派与主和派。

如今宇文泰一封降表送抵建康,原来是元宝炬自请退去天子之位,向南梁称臣。

文臣们当场就有了说法:你看!元宝炬、宇文泰他们向大梁称臣,这蜀地不还是归属于我们,都已经收复了,还动什么兵,要以大局为重。

但很明显,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哪怕归降,宇文泰等人名义上说是梁臣,但你建康还能调动得了他们。

武将们于是以此作为反驳,眼见越来越有向全武行发展的趋势,有了台阶下的萧衍终于开了口:

“如今高氏雄踞北方,大敌当前,自当相忍为国,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况且关西之众势穷来投,朕若拒之,只恐其人面北而降,若开汉中门户,引高氏入蜀,则祸害无穷矣,朕意已决,纳其降表!”

萧菩萨到底是文化人,能将刚刚夺占巴蜀的宇文泰称作势穷来投,哪是北方只知道唱大戏的前后两任齐王能够比拟。

别看萧衍平时诵经念佛,但他登临帝位39年,积威深重,既然把话都放出来了,自然无人再敢反对。

于是萧衍颁下旨意,接受元宝炬、宇文泰等人的降表,封元宝炬为益州刺史,赐魏王;封宇文泰为梁州刺史,即汉中地区,其余重要将领也各有封官。

当然,萧衍这点小心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武川集团内部自成体系,名义上投靠了南梁,但实际上也不会把你萧衍的封赐真当回事。

比如他们在自己内部,依旧会以元宝炬为傀儡天子,唯宇文泰马首是瞻。

毕竟萧衍给的这个大梁魏王爵位,兆头也确实不大好,真不是在针对大魏吴王。

在元宝炬之前,还是有过几任由萧衍封赐的魏王,比如随同陈庆之北伐的元颢,最终兵败被杀;

在元颢以后,萧衍又给元庆和加封魏王,命他北伐,没办法,河阴之变以后,逃往江南的元魏宗室有点多,只不过这一次北伐元庆和畏敌如虎,闻风退走,也让萧菩萨创造了胆小如鼠一词,被打发去了合浦(广西北海),虽然丢了魏王头衔,但到底保住了性命。

之后又有一任魏王元悦,被萧衍送回北魏参与由高欢主持的天子选拔大赛,可惜没被评委高澄看上,最终落败被杀;

除这些魏王以外,萧菩萨还立过一个东魏王,即元法僧,人品虽差,但是活到了八十三岁,前几年才去世。

大梁魏王属于消耗品,着实触人霉头,但宇文泰可不会担心元宝炬会不会受到魏王诅咒的影响,他正专心攻略蜀南地区。

而萧衍在给宇文泰等人寄去诏书后,也决定遣使北上。

高澄还在治办丧事,没来得及让温子昇跑腿,没想到萧衍却先派了人。

萧菩萨怎么也要问一问萧纪的生死,毕竟这已经是他能力最出众的儿子了。

得知自家兄弟在关中兵败,身死未卜,南梁大孝子萧纶喜不自胜,这些年自己总挨骂,萧纪却受尽恩宠,如今总算出了口恶气,居然在府中摆设酒宴,以作庆贺。

此事被萧衍得知,又把他召集宫中一顿臭骂,萧纶受了气,于是又在建康城里寻起了与萧衍年纪相仿的老人,准备再次在物理层面孝父。

新年伊始,柔然还在遥远的西域与高车国交战,在这场与时间追逐的赛事中,终究是东魏胜了,但因高欢之死造成的内部不稳,高澄也确实无心干涉草原之事。

元善见等人还在大堂为高欢守灵,高澄已然在后院厢房接受众人劝进。

“而今先王薨逝,时局未稳,高王当即顺应天意,即天子位。”

孙腾一番话着实让高澄楞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原来我成高王了。

老高王已逝,小高王也就成了高王,高澄的情绪肉眼可见的黯然下来:

“诸位无需再劝,我意已决,如今并非进位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