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爷,这个也通耶。
王爷这个称谓,很多人说是流行于明清,扯。阿爷无大儿,这个爷就是爹。在明清以前,你碰到一个藩王,你叫他一声王爷:“大王,你是我爹!”,这很也正常,大爷、王爷、皇爷,当然,到后面,爷就有了老大的意思。
第三个,古代官员之间,最常见的还是称官职、排行、籍贯。我举几个例子,柳河东、颜常山、韩吏部、李二十二郎、王侍中、韩昌黎,人没了就称谥号,姓氏加生前官职加谥号加官爵。
比如:“大唐故司徒上柱国鄂国孝文公。”
至于女人,秦以前很复杂,她们没有名,贵族女子出嫁之前,以国为姓,封地为氏,或者家族姓为氏,比如周昭王的母亲—齐姜,意思就是,齐国一位姓姜的女人,按现在,这就不叫名字。另外,出嫁之前,还按照孟、伯、仲、季排行,伯禽啊,季华啊,等等等等。孟姜女,就是指姜家最大的女儿,也不是名字。还有郑庄公的妈—武姜,意思是封在武这个地方的姜女。
总之,古代称谓风俗很多,有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提问。
最后一聊,朱由检不是悲情君王,他是阴谋家、刽子手、大金间谍、大明驰名双标、白莲花,除了勤政,一无是处,是导致明亡的直接原因。什么小冰河、党争、东林党、明亡于万历......都是在给他翻案。小冰河,难道小冰河就只针对大明发威?所谓的东林党把持朝政,更是搞笑。东林党人在朱由检手里,跟一群鸡一样,乱杀。大伙儿能叫出名字的东林党人,九成都被朱由检收拾过。
周延儒,够大佬了不?被当面扇耳光!崇祯十六年,朱由检突然发作,将已经罢官的周延儒叫到京城,直接弄死。钱谦益,雪藏十几年,黄道周,雪藏十年,吴昌时,直接拉到建极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令锦衣卫将其打断手脚,然后斩首。觉得朱由检可怜的,回去在他手下办事,多半被杀全家。
卢象升,够不够忠诚?巨鹿一战,高起潜、杨嗣昌坐视不救,任凭卢象升孤军血战覆没,当时杨嗣昌、高起潜正当权,朱由检不默许,他俩敢这么干?在此之前,卢象升就被朱由检撤了总督职务,兵权也被收了。
朱由检上吊后,闯军进城之际,先前不来上朝的官员,自杀殉国者高达两千人,皆有史可考,但这些愿意为大明杀身成仁的臣子,在最后一刻,在朱由检敲响景阳钟的时候,却去不见去自己的君王。朱由检的尸体被拖到东华门展览的时候,除了少数十几个官员祭拜,余者皆睥睨而过,看了一眼就走了。
关于朱由检这个人,如果这书不太监,后面会一一写出来,包括天启之死—我根据史料的自己推断。
再提一嘴明末军人,很多人觉得,啊,正规军打土匪,不是乱杀?我书里之前写到的,崇祯二年三万明军被起义军打败,好多书友觉得,啊,好离谱,这至少是崇祯十年以后的事情,作者在瞎编!
那大凌河,吴襄六千蓟兵被三百巴牙喇杀得全军崩溃怎么解释?孙承宗五万大军被阿济格四千八旗兵打得一个时辰都没坚持到,怎么解释?第一次北京保卫战,三十万明军云集北京,被几万鞑子杀得仓皇北顾,眼睁睁看着鞑子在北直隶肆虐了接近半年,这不是更离谱?
还有第二次荥阳会战,湖广四镇十五万兵马还没看到起义军自己就先反了,这不是更离谱?怀庆之战,曹文诏高呼出击,诸军坐视不管,于是曹文诏战死。五万大军,被几千流贼打得崩溃,这更难以让人接受吧?
小说需要逻辑,但现实不需要。我们所认为的一切正常逻辑,在明末都有可能反着来。
当然,明末不是没有能打的明军,但这个明军,不是指明帝国的军队这个庞大的概念,而是各省军去的小建制单位。比如陕西的麟州兵、山西的武原营、武山营、河西的凉州兵......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还有什么想聊的,以后我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