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九州共贯(2 / 2)

东川王心惊胆颤,亲自策马冲锋,邓忠迎上他,抡起大刀便劈落。“铮”的一声大响,两柄兵器紧紧贴在一起,互相角逐,就连胯下的战马也跟着嘶吼起来。

邓忠虽然武力不及父亲,可却胜得过东川王这般养尊处优惯了的货色,眼看对方把长枪抡得直扫过来,当即一个后仰,脑袋枕在马臀上,望着长枪离鼻梁不到二尺的距离掠过。他避开这一杀招,大刀斜劈一刀,东川王拨转马头,又是一记类似回马枪的杀招。

公孙修只瞧得津津有味,心想这东川王武功倒是不俗,自己若是一对一跟他单挑,那估计就难逃一死了,对身边的亲兵打趣道:“看来不是沉迷美色,武艺才会退化。孤也不怎么近女色,但是不爱动,不喜骑马射箭,这一身武艺就不怎样。”

亲兵想笑又不敢笑。

正说话间,邓忠已反手一刀打落了东川王手中的兵器,紧接着右手暴长,五指探出如钩,一把揪住东川王的后腰。

他大喝一声,当场把他举至半空。邓忠脸色涨红,望着交战的高丽兵,冷笑道:“放下兵器投降,只杀东川王,与尔等无关,皆可无罪。”

高丽兵停下罢手,都有些茫然,当场便有五百余人跪倒在地,颤声道:“王上,虽你我大势已去,丸都城毁,历代先王的王业也将就此葬送了,卑职先走一步。”

当即从怀中取出匕首,噗的刺入小腹中,整个人倒在地上。那匕首似乎涂有剧毒,否则不可能瞬息间就了结性命。

余下五百人也是铁血男儿,各自倒转兵刃,刺入小腹,竟哼也没哼一声,五百人一并魂归西天。

如此一幕,公孙修也不禁动容,自从穿越而来,这两年来已见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死人堆积如山的画面已看得麻木不仁,可当亲眼看到这五百名拒死不降的勇士自尽的画面,给他的冲击久久不能忘怀。过了好一会儿,叹道:“舍生取义者,皆义士也,令其厚葬之。”

作为三军统率,燕国元首,公孙修这一举措不止是厚葬五百义士,更是给全体上下的燕军做思想上的表率。即便对方是敌军,上一刻还在交战你死我活,下一秒也要为敌军的忠心尽职表扬。

余下的二千高丽兵也别过脸去,似乎是作为天子亲军,没有脸面自尽示忠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邓忠反绑了东川王的双手,将他丢在马背上,他独自策马,右手则牵着马儿,潇洒地来到公孙修身旁,笑道:“王上,这狗贼颇识武艺,末将已将他给缚紧了。”

公孙修“嗯”的一声,望着趴在马背上的东川王,淡淡道:“东川王,你可曾想过有今日?”

“成王败寇,无需多言。”

东川王拼命的抬起头,可惜整个人趴在马背上,即便是抬头到脖颈发疼,也只能看见他的靴子而已,气道:“你准备怎么处置本王?”

“先把你关进大牢,然后处斩。”

公孙修早就恼恨这王八蛋了,偷袭辽东的后方,差点局面就崩了,还好自己给稳住了。他淡淡地道:“有什么遗言,可以趁现在说。”

东川王沉默许久,他张了张口,不知该如何说起,可一想这是最后的遗言了,缓缓问道:“处斩后呢?你又打算怎么做?”

公孙修若有所思道:“高句丽并入大燕,孤要建立一个辽阔的帝国。”

东川王“嘿”的一声,说道:“那你的手下要沾满多少人的鲜血?别说是魏蜀吴三国,就这东北一角,有扶余国、鲜卑、沃沮,更别提更远的三韩,你想要的辽阔帝国,究竟有多大?”

公孙修沉默稍许,摇头道:“你不通汉人之学,不明白天下一统的好处。”

“天下一统?”东川王一愣,对邓忠道:“扶本王起来。”

邓忠哼了一声,揪住他的后领提了起来,让他坐在马背上,东川王这才得以面对面的看着公孙修。

可双手被缚住,缰绳也握在邓忠手中。

公孙修望着东川王,淡淡道:“比如你们高句丽跟扶余国,不就是二百四十七年前你的先祖朱蒙因为扶余之乱,率领部族分裂,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才得以有今日么?在汉人眼中,国家分裂,小国林立,就会战事不断,唯有天下大一统,没有国界、民族之分,才不会有战乱。”

东川王被这一句话震撼得五体投地,他向来蔑视汉学,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才明白什么是汉人之学。他咬牙道:“你难不成没有私心?”

公孙修冷笑道:“想当天下之主的野心,人皆有之,何足为奇?古语有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谁都有私心,比如昔日的曹操、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权,哪个不是一心图谋天下?可就算不管是谁统一了这天下,汉人的江山依旧是统一的,没有国界、民族之分,文化语言移风易俗,不再有隔阂摩擦,此乃天下第一首功。你道为何秦始皇这样既有人称暴君,也有人称赞,后世更以千古一帝称之?秦并六国,只是斥诸武力霸道,尚不足为奇,而是秦皇统一华夏,车同轨、书同文的理念深入人心,消除各国之隔阂,混元大一统。尔等蕞尔之邦,不过是困兽之斗,争那一鳞半爪之物,何足与我汉人相提并论?”

他每一句都铿锵有力,斩钉截铁,东川王只听得好似五雷轰顶一般,好半响才反应过来,喃喃道:“六合同风,九州共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