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钱塘于家祖孙三代(1 / 2)

将设定建立在黄四郎是倭寇内应的前提下。

针对倭寇的战争,就会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以长江划分南北,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御,只需要做到警惕即可,而重心则可以逐渐的投向南方,浙江、福建等地。

再加上前世的记忆,朱瞻基基本已经将目光投放在了福建,及东边的东番(台湾)周边海域了。

在种种前提的建立下,针对松江府的军事安排,就变得很轻松了。

这也是他为何会提出,让齐子安届时带着程远亮、余大兴两人南下钱塘,与水师中军会和的原因。

至于北方是否也会受到倭寇的侵犯?

北方海外无大岛,便决定了不可能有大量倭寇存在。

而且,一直以来困扰大明的倭患,大抵是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

从倭者,俗称带路党。

而这些带路党,基本也都是东南沿海的士绅、商贾之流。

《嘉靖实录》之中说道: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

而在《筹海图编》之中,所列出的十三股倭寇之头目,更是全都为明奸!

东南之浙江、福建,远离朝堂中枢,自古海运、海商发达,这些人往往为了更大的利益,总是会铤而走险。

因为真假倭患,致使朝廷开始实施禁海的政策,而后导致海商等利益大减,于是又催生出更大的倭患,从而在整个嘉靖朝彻底爆发,绵延数百年。

灭倭除奸,只是第一步。

推动海商发展,疏导民间的情绪,才是长久之计。

松江府是作为水师出海,占领琉球诸岛,切断东瀛与东番的联系,将那些真倭堵在那座早该在远古时期就沉默了的岛上。

而南下,则是为了将整个东南沿海、东南海域,无论倭寇还是明奸,都要一网打尽,一劳永逸,以绝后患。

……

五日后。

杭州府钱塘县。

眼下,已经快入冬了。

因为年关将至,杭州城汇聚了大量的归乡之人。

又因为杭州城乃是钱塘县、杭州府、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三级官府治所之地,在年关到来的时候,便显得更加的热闹。

杭州城外,由北向南的官道上,一行七人牵着马,做着以步伐丈量土地的愚蠢行为。

看着阔别数年,如今却已经是近在眼前的杭州城,于谦感慨良多。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本来不过是为了科举,而出门游学,请教士林前辈,却好死不死的沾染上了徽州府那一堆狗屁倒灶的因果事情。

然后,他就如同做梦一样,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太孙亲军,幼军卫中的一名小小经历。

这期间,他跟随太孙,经历了平定徽州府动乱,改革徽州府试点政策。又南下南疆交趾,随军出征,平定交趾前朝胡氏余孽,更是参与了一场事关整个南疆征伐的军国大事。

眼下,他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

却又是因为灭倭这样一个军国大事里来了。

什么时候,军国大事这么不值钱了?

感慨之下,于谦叹息的解释着:“大抵是因为定海前所的事情,今年却是比往年要显得冷清了一些,若是在往年,这官道上皆是入城出城,返乡之人。”

因为舟山、松江的事情。

杭州城的人,在这年关将近,也不管再往外走,更不要说返乡。

而在外地的杭州城人士,在听到家乡的消息后,更不敢回乡了。

朱瞻基看着眼前不远处,这座历经千年的杭州城,说道:“都会好起来的!”

于谦自我勉励了一下,挤挤笑容:“倒是要您屈尊,暂居寒舍了……”

于家在钱塘,算是大户人家,除了祖屋之外,还另有数处别院。这一次到杭州城,朱瞻基就是要随着于谦,住进其中一处别院内的。

听到于谦的话,朱瞻基笑了笑:“我对那塘栖蜜桔、陶庄黄雀、萧山方柿可是早已心驰神往。”

于谦连连点头:“年关将至,家里定然是早就备好了年节菜蔬,届时属下让人送过来。”

朱瞻基赞许着,看向于谦,忽然问道:“你如今身在幼军卫,可知家中的想法?”

于家世代读书,于谦他爹,他爷爷,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于谦祖父,在太祖高皇帝年间,更是官至工部主事。他爹于彦昭虽未步入仕途,却也是饱读诗书。

很显然,于家的基因,从骨子里就是一家子读书人,不说仕途宦游,也该是潜行读书。

再看看如今的于谦,放着圣人先贤的书本不读,跑到了幼军卫里做了一个小小的经历。

这对于于家来说,显然是离经叛道的。

于谦苦笑了一下,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就莫名其妙进了幼军卫,成了军中经历的。

“家父大抵是要说教几句的,不过祖父宽仁,有祖父在,便不会有什么事……”于谦低声说着。

这就是家里有老爷子的好处!

朱瞻基感同身受,连连点头:“走吧!回家!”

这是对于谦说的。

阔别家乡一年之久,此时重回家乡的于谦,虽然有些忐忑,但也满怀激动。

朱瞻基其实没有多少的感触,即将驰骋海疆的等待,远比错综复杂的应天城,要更让人向往。

王景弘大概是要在年底,才能带着船队从南疆赶到钱塘。

在此期间,朱瞻基都要等在杭州城,不光是等着王景弘的归来,还是在等着松江府水师大营那边的消息。

城外的码头上,已经暂时被杭州卫接管了。

码头边上,也有一座大营,正在拔地而起。

用的,自然是从应天传播过来的新式水泥。

舟山,在未来是华夏的其中之一的军事港口。而在如今,吃水深度普遍不深的年代,杭州城外完全可以建造一个设施完善的水师母港。

数千名南疆俘虏,即便是在如今这个季节,还依旧涉足钱塘江里,将河床清淤加深。

自此第一批南疆俘虏到来之后,源源不断的南疆俘虏,从南疆被押送到大明,奔赴各地,投入到大明的基础建设之中。

站在杭州城的城门外,朱瞻基隐隐约约的能够看到,远处的码头上,一片热火朝天。新笔趣阁

入了杭州城,同样是一片热闹景象。

咸延袤十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