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为皇帝,看的更为长远。
这义务教育,如当年的图书馆一样,将会对于世族造成灭顶之灾。这对于世家独大的唐王朝,对于极力打压世家的李世民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李世民看的激动的站起,左右来回渡步,深思熟虑了一会儿,问道:“这不怎么符合实际吧……私塾虽多,却也容不下所有少年……”
“所以在施行这套方案的之前,还需要改变现在的无用的教学制度……”杜荷对于唐朝的教学制度,给予了鄙视,肃然道:“私塾,是私人性质,只适合那些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对于大唐的现状,起不了多大的帮助。如果岳父大人有心抓教育,那必须开设国有私塾。我们可以称‘私塾’为学校,分县分地建设,收纳的广大立志少年,将他们聚集起来一并教导。”
李世民眼中一亮,这种方式是他从未想过的,随即又蹙眉道:“这样一来需要不少的开支吧?”
杜荷没有疑问的点了点头,这里义务教育,自然不能如后世一样,挂羊头,卖狗肉,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当然杜荷也考虑了大唐的经济,并没有写出学费、杂费全免的愚蠢条例,而是将学费、杂费减至最低,在一个大众都能够接受的价格。
故而这里的学校,绝对不是盈利的地方。
而大唐地广物博,要在每一个市县,扩建学校,那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只出少入,这种赔本的买卖,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这里也道:“这要看,岳父大人,有没有决心,放手一搏了……”他见李世民已经心动,故而激他一激,
李世民白了杜荷一眼,道:“少来这套,不用激朕,朕从来不缺乏勇气,只是不当杨广,不做有勇无谋的举动。”杨广的所作所为,未必是全错,他的大运河还是利在千秋的。只是因为他的胡来,让好好的事情,演变的一团糟。
义务教育,若能实施给华夏千秋带来的意义,就如同孔子的有教无类,胜过十个大运河。
李世民不是不想干,而是不想因为如此,拖垮大唐的经济。
他幽幽的道:“不当家,哪知柴米贵,从你府邸搬运来的黄金白银都用在了建设图书馆上,这些年我大唐开发江南,南征北战,哪一项不需要耗费无数金钱。我大唐固然富强,坐拥丝绸之路,可毕竟有个界限。现在哪里有足够的钱物,干这番大事……”
杜荷也沉默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钱,就算义务教育在如何的超前,如何的利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也无济于事啊。
“对了,钱,小婿这里有好多呢……”杜荷突然想到了造纸厂,经过他改良的造纸术现在已经遍布大唐,廉价的纸流入千家万户,占据了大唐百分之八十的占有率。
作为幕后的老板,杜荷现在也是富得流油,他道:“回头统计一下,小婿将这些年造纸的盈利,全部捐给朝廷,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李世民先是一怔,心头也生出了一股暖意,当初杜荷改良造纸术,功在千秋。他无私利之心,打算将造纸术献给朝廷,让朝廷将造纸术推广。但是唐朝严禁官员经商,连官员的亲戚家人都禁止的。李世民作为皇帝,自然不能触犯这条律法。当时,他默许由杜荷建场将造纸术发扬光大。只因他相信杜荷不是贪财之人,更是表彰他的贡献。
杜荷赚了多少,李世民并不清楚,但这些年光造纸一行上缴的税收,都是天文数字,每当无意想起此事,都会觉得眼红。
想不到这一道了用钱之际,杜荷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钱捐出来。
就如当初杜荷将李建成所储蓄的黄金、白银一并上交的情况一样,李世民知道杜荷这一举动,完全是没有任何私心,心中自是感慨。
杜荷却不以为意,他并非是守财奴,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根本不愁吃穿,钱对于他来说只是数字,没有任何的意义。捐与不捐,对他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根本没有在意。
接下来,他又提出了募捐的办法。商人重名,可以通过校园立碑的形势,让各地富商捐款,以此来弥补剩余的数额。
李世民只是看了三篇就已经觉得热血沸腾,当即也不再理会杜荷,继续往下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