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尘缘(2 / 2)

他还有很多事想要问薛神医。

但见玄慈方丈愁眉苦脸,愁云惨淡。一时间拿不出主意。他左思右想片刻,才缓缓道:“玄难,此事说来话长。我先处理好凡尘俗事,再回少林寺令罚。你们先推举出一个新方丈吧。”

说罢,在玄难极度震惊的表情下,玄慈方丈闭口不言。

就连在场六扇门的捕快都一脸震惊。对于玄慈方丈,他们都是十分钦佩的。毕竟玄慈为少林寺一派之主,德高望重。于江湖上可成为大英雄。没想到这个大英雄,竟然能做出这种事!

他们如何能想到?

“玄慈方丈,这一切不是真的吧。”只听一个僧人失声道。

然而片刻后,玄慈便脚下生风,踩着轻功离开了六扇门。只留下玄难等人在此地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要去处理一些事情,了结凡尘俗世。如果回到少林寺,玄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自己活下来的。

他为保住少林寺的名誉,便不可能让自己活下来。

几个少林寺弟子皆面露震惊之色,他们的方丈竟然真的破了色戒。还有了一个孩子!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只见玄难也叹息一声。

“遵方丈旨意,我们便回去吧。”

说罢,一行人转过头,口中念着经文,整齐的从六扇门离去。

这六扇门内,眨眼间少林寺的高手清了个空,几个六扇门的捕快站在一旁,等待黄裳发号施令。

大院之内,仅有几个人,稍显空旷。黄裳一时间拿不出主意,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毕竟,如果将一切推给萧远山,他的任务应该就完成了。可是将一切杀戮推给萧远山是不负责任的。

这里面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真相。

思索良久。黄裳打定主意,决定先上少林,看看薛神医缘何消失?难道是他们在山下决战萧远山之际,薛神医被掳走了吗?

他又想到之前在洛阳城里,明明王氏气势汹汹,想要统一洛阳武林,最后偏偏被周氏终结一切。而周氏背后,又站着飞天。

王氏也请的是飞天的高手。

难道说?

想到这一层,黄裳便不在停留,吩咐六扇门的捕快做好情报收集,便匆匆上路。因为他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就算玄慈方丈破了色戒。但是,十八年来一时相安无事,为什么今天突然就事发了呢?为什么薛神医也消失了呢?

他踏着轻功,一路疾驰,如同蜻蜓点水。飞奔一个时辰,竟然不觉得累。不久,他就能看到少林寺的散落四方的庙宇。以及伫立在中间的佛塔。

黄裳前来拜访,经过通知之后。被玄难亲自引入少林寺。

这四四方方的少林寺,各种石灯散落在各处,作为晚上照明之用。黄裳曾在少林寺呆过一段时间,却从未见过少林寺像如今这般热闹。

只见僧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似是讨论佛法。

这少林寺上下,似乎都被惊动,不再吃斋念佛,反倒各自来到屋外,讨论了起来。黄裳心道:毕竟是重新选出少林寺方丈。

只听玄难对黄裳道:“今日我少林神僧玄澄重新出世,竟然因大彻大悟,悟透佛经,武功重新恢复。一身修为与佛法,俱更甚从前。少林寺弟子仰慕玄澄师兄良久,听闻玄澄师兄武功重新恢复,自然希望得到师兄一番指点。”

玄难如是对黄裳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诉说这少林寺最近发生之事。听到玄澄之名,黄裳颇为吃惊。

只因玄澄此人,乃是“人的名,树的影”。名震江湖。此人又称“十三绝神僧”,少林寺建寺数百年,只此一人而已。

十三门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可不仅仅是简单练练。如同黄裳一般练到中等水平。而是实打实的十三门少林寺绝技通玄。可见玄澄武功之高。

不过玄澄由于修炼武功过于勤奋,积累的戾气没有及时疏通,导致走火入魔,一夜之间功力散尽。此后不再习武,潜心佛学。

没想到玄澄如今出世,武功竟然奇迹般恢复。黄裳大为震惊。

黄裳于是笑道:“如此神僧,我也想见识见识。”

听到黄裳这样说,玄难轻笑一声。颇为自豪。少林寺传承源远流长,高手不计其数。为天下正宗,不是夸大其词。

黄裳边走边与玄难打听玄澄之事。只因颇为好奇。经过一段路程,他们来到一处别院内。两人走栏杆旁踏上,推开了这扇门。

只见门内有一张罗汉塌。一张四方桌,两把椅子。在四方桌上摆放着茶具。在罗汉塌的对面有一座屏风。屋内简洁整齐,像是经过整理。

而在罗汉塌一侧,上面有着一个青色瓷瓶。上面纹着青色繁花,隐隐间有药草味传来。

只听玄难道:“此地便为薛施主所歇息之地。薛施主休息十天后,便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找不到。这个瓷瓶,恐怕为薛施主留下。”

黄裳仔细观察,实则心烦意乱。他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根据他的判断。薛神医恐怕乃为引他与玄慈方丈下山对付萧远山,方才将萧远山的行踪交给他们。

“这薛神医,在这十天内有什么异动吗?”

听到黄裳询问,玄难将负责此地打理的小沙弥招来。

不一会,小沙弥便持着扫帚而来,对黄裳恭敬鞠了一躬。随后对黄裳说:“回禀施主,居住此地的施主,在这几天经常在少林寺内走动。常常消失不见。我在客房内很少见到他。就算见到他,他也总是捂着胸口不说话。”

黄裳若有所思,将手中这个青色瓷瓶递给玄难。问道:“玄难大师,敢问这个瓷瓶里面是什么?”

玄难眉头紧锁,他们早就试过这里面的瓷瓶是什么。

他道:“这里面乃是大补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