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稍等。”方唐镜走出门,召来老伍,让他火速发动寻来今年推行的小学新教材。
方唐镜夸大了,其实现在只在京城内推行。
刚才方唐镜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诺大的瀚海大书坊,竟然没有一间书肆卖这套教材,看来新式蒙学的推行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好在现在遇到了小太子,都说教育从娃娃抓起,小太子才九岁多,正是最好的榜样,若是太子都必须学习的教材,天下焉有不推行的道理?
回到店里,方唐镜顺便拿起小太子手里的算经作为教材,给他普及起基础的数学知识。
朱祐樘是个很好学的孩子,脑子也足够聪慧,尤其是能够虚心学习,十分专注,许多问题一点就透,不愧是日后有名的明君。
这边说得起劲,老伍也喘着粗气找来了一套《幼学琼林》《小学数学》。
《幼这琼林》里图文兼备,故事性十足,文字通俗易懂,实是相当好的启蒙教材。
而《小学数学》则是由浅入深,内容也是方唐镜精挑细选的,自然很容易上手和理解,小太子很快就爱不释手了。
方唐镜又拿来纸笔,翻到代数一章,结合刚才的问题列出式子,用未知数代入,这两道题目简直不要太简单。
即便是初初接触数学的小太子也能很快想明白其中奥妙,不由雀跃不已。
“公子真是天生聪慧,假以时日,在下也要甘拜下风呢!”方唐镜感慨。
“真的能如先生一般么?”小太子眼睛忽闪忽闪。
小太子此时不知不觉已经把方唐镜当成了先生。
“不能!”方唐镜否定,眼看着小太子脸色垮了下来,方唐镜又补充道:“公子注定是要青出于蓝的,怎么能与在下这般呢。”
小太子闻言又喜笑颜开了出来,小孩子还真是容易哄啊!
“好了好好,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拿回家看,再不回家,要挨骂了。”汪芷语气有些焦虑,周老太太发起飙来,也不是耍子的。
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店家挂起了灯笼。
“我能请先生做我的老师吗?”分别在即,小太子突然感觉到一阵不舍,这位大哥哥给了自己一种亲人般的感觉。
“好啊!”方唐镜一口答应了下来道:“别的不敢说,数学还是可以胜任的,做个数学教授什么的倒也不错,得英才而育之,君子之乐也。”
这其实也是方唐镜的私心。
大明惯例,非翰林不能入内阁。
方唐镜自忖,自己就算不能进三鼎甲,入进翰林院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按惯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则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二甲前七,大多是庶吉士,也就是见习翰林。
其他二甲进士要想进翰林院,只有馆选,考庶吉士这条路子。
当然,见习翰林不一定真正留在翰林院,需得学习三年后方可经过“毕业考试”,合格者方能‘转正’,授予翰林院内官职,称为留馆。
不合格出翰林院入六部选官,称为散馆。
不过散馆者也能从科道官,六部郎中起步,前程不会差多少,但入阁就基本无望了。
至于三甲进士,想都不要想,老老实实进入各部或且入地方当亲民官。
所以,入翰林院是入内阁的必经之路,故而翰林又称为储相——宰相预备役。
但储相终究是储相,要想潜力股真正成为实力股,有一道门槛是必不可少的。
这道门槛就是入职东宫。
只有入职东宫,才算是真正走上了通往内阁这条康庄大道。
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此时东官的职位已满,方唐镜也不够资历,完全没可能现在就钻进这条路上,少说也得熬上好几年才够资历,然后看运气和钻营的本事,换了一般人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只能望而却步。
可没有机会便创造机会乃是方唐镜的强项,此时见到小太子朱祐樘,方唐镜灵机一动,便创造出了一个数学教授的职位来。
这两本教材本来就是方唐镜出了大力编纂出来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力战户部工部诸位算术高人,实打实打出来的权威,由他出任东宫数学教授,试问,有谁不服,又试问,有谁比他更合适?
至于具体是什么品阶,完全不放在方唐镜心上,只要进了东宫,其他的很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