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还我功名(2 / 2)

三位大人如坐针毡,不由得齐齐起立,抬头仰望苍天,久久不语。

士大夫讲究“主辱臣死”,现在方唐镜算不算是在侮辱朝廷,侮辱皇上?

若算是的话,是不是他们三人逼出来的?

这件事最麻烦的地方倒不是方唐镜作了谤诗,而是没法阻止这首诗的传播。

不用脑子想也能知道,这首诗最多三天,一定会八百里加急传到天子案头。

而这次“三司会审”的一切细节,也会随着这首诗完完整整的传到天子案头。

伴君如伴虎,天子长居深宫,没有人知道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

总之换了他们自己,被人骂作昏君,必定会雷霆大怒,脾气再好也是有限度的。

原本朝堂上个别大臣偶尔拿皇上刷刷声望,皇上为了表示宽容大度,勉强捏着鼻子忍了。

现在倒好,连白丁也敢非议皇上了,这还怎么忍?

地方官是干什么吃的?提学官是干什么吃的?都是吃屎长大的么?怎么就能让人当着自己的面写出这样的诗来?

“两位大人,要不要卑职把这贼子咔嚓了?”刘大侉子义愤填膺。

相比之下,刘大侉子责任就要小得太多,他一介武官,跟文事毫不沾边,若真因为此事惹恼了皇上,两位文官可能会丢官,他最多挨一顿不痛不痒的申斥。

此时刘大侉子当先发言,实是大大的狡诈。

之前还以三人中品阶最高自居,转眼就自称“卑职”,而且话里话外,都是以两位文官的决断马首是瞻,分明就是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反正刘大侉子已经提议杀人了,在皇上和朝廷诸公那里都能交待得过去,听不听就是你们文官的事情了。

当然,刘大侉子也是真心不敢再掺和方唐镜的事情。

这家伙太他玛的敢作了!

现在小公爷他们已经完全摘出来了,就不必再真趟这滩子浑水了,水太深,自己堂堂三品指挥使都玩不起了,还是给文官们去玩吧!

两位李大人对视一眼,唯有苦笑,谁若日后在自己面前说什么武官全都是蠢货之类的话,自己保管啐他一脸。

若是杀人管用,两人早把方唐镜碎尸万段了!哪里还轮得到你刘指挥使放什么马后炮!

两人在这一瞬间,脑子里电光流转,至少想了四五十种解决的方案,却没有一种是行得通的。

到最后,两人不得不承认,只有漂漂亮亮的审结了此事,才能挽回此事的影响。

若是方唐镜输了这场官司,那么方唐镜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人,名声什么的算是完了。

汉人文化素来以人品论文品,这也是圣人对于读书人的三不朽要求:立德,立功,立言。

若无德,何来立功立言?

那么方唐镜写的诗虽然还会流传,影响力却会小得太多,人们在看到这首诗的同时,便会冷冷一笑,一介无赖子所作,能有什么好话!如此,便不至于翻起什么浪花。

最典型的就是王莽了,此人在篡位之前做过多少好事,行过多少善政,数都数不过来,一旦倒塌,被定性为奸贼之后,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不是坏事,通通废除。

以至于后世白居易在他的“放言.其三”中感慨地写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若是方唐镜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方唐镜所写的就成了一段佳话,一个怀才不遇的人才,在迷茫无依之际写下谤诗,却被两位上官慧眼识英才,抢救了回来。

然后这个被拯救的人喜极而泣,还写了一首感谢皇恩的诗,这件事也就算圆了过去!

而要审结此案,没有别的法子,真的就只能用“春秋决狱”之法!

好在“春秋决狱”的形式也相当灵活,倒也让两位李大人有了诸多发挥的余地!

李大宗师和李知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两人眼里的坚毅。

方唐镜让两人如此难堪,那么就只能用前一种方式,狙击方唐镜,将之斩于马下!

深吸了一口气,李大宗师宣布:

“既然有新的证据,那么,便行‘春秋决狱’,审结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