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诸城县,田各庄。
“当家的,等一下,把这些都带上。”
曾经的“困难户”田赶驴摔断的腿早好了,其人刚在院中将驴车上的行李绑缚好,浑家李氏又从屋内提出一篓新布鞋来。
“俺只是去一趟大名府,最多两个月就回来了,你给带这么多鞋子咋穿得了?”
“这些是送给同舟社的,要是没有同舟社,你都用不上这些鞋子了,俺们这一家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李氏是个感性的人,说着话眼圈就红了。
当年,田赶驴摔断了腿,生活无依,最困难的时候,是同舟社的军医为他正的骨。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社首亲自帮他收稻子,又到家中慰问,此举彻底感动了这个老实人,对社首说了很多心里话。
田赶驴向徐泽透露了一个秘密:自己的二儿子田二驴不安分,跟着邻村的好汉做了“大事”,跑到青州做山贼去了。
徐泽专门安排武松去找田家独苗,废了好大劲才找到。
原来,田二驴跑到了桃花山投靠了周通,因不想辱没先人,用了花名,之前就整编进了队伍。
当时青州的还处于“暗线”,田二驴这种级别的士兵不了解实情,担心身份暴露,不肯说实话。
武松又从其邻村“好汉”排查,才找到这小子。
根据同军的政策,田赶驴家这种情况是不用服役的,田二驴被勒令退伍回到家中。
这小子在外面野惯了,回家呆不住,成亲后,就跟人行商,后来又单干,还跑到了辽东贩皮货,赚了不少钱。
几年下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建起了新房子,置办了驴车等家当,还成了村里共建会积极分子。
院外传来了呼喊声,村里的“支前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木讷的田赶驴赶紧装上鞋子,重新绑好车子。
临到要出发了,李氏犹不放心,嘱咐田赶驴。
“二哥跟你说的几个人你记住名字没?”
李氏说的是田二驴军中的袍泽,二驴不想离开队伍,回到家也经常跟父母讲起军中的事,是以田赶驴和李氏都记得了。
同舟社的军队这几年数次整编,变动很大,田二驴原本同一个都的兄弟各有前程,又受限于军中纪律,不能随便透露行踪,二驴也不清楚他们各自的师、营。
“俺都记在心底呢,哪能忘得了?”
“哪你跟俺说说。”
“方进、彭木鱼……”
“好,队伍快出发了,当家的快走吧。”
“诶!”
田赶驴出了门,就见着另外几名“支前”村民已经候在路上了,赶紧跟上。
这些“支前”民夫都是根据同舟社动员令,从各村的共建会积极分子中产生,并不是想参加就能参加的。
几人出了村,去往县城的路上,不断有各村的“支前队”汇入队伍,人数越来越多,一路上人喊驴叫,好不热闹。
各村的保丁队也都行动起来了,协助巡捕司维持地方治安,沿途都能见到设卡警戒,巡逻地方的保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