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昏聩之臣坐朝堂(1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895 字 2021-11-14

六月二十九,东京,皇城。

早朝后,年近古稀的门下侍郎何执中一言不发地回到都堂(政事堂)自己的公房,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今日早朝,一众大臣就为些许政事反复推诿扯皮,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首相却只能装糊涂和稀泥,想着朝野舆论。

哎,身后名是莫要指望了。

对比起自己的心力憔悴,只小他四岁的太师蔡京却是老而弥坚。

十年来,此人在宰相位置上来三落又三起,这会应该是躺在自己府内院子里,眯着眼睛晒太阳,还不忘琢磨朝堂大事吧?

想来也是,这位可是百年难遇的大能人、大奸贼!当今朝堂,与人斗,谁能斗得过他?

能让蔡京罢相的推手只有一个,那便是无迹可循又恐怖莫测的天道使者——彗星天象!

第一次,是崇宁五年正月初几来着?

彗出西方,如杯口大,光芒散出如碎星,长六丈,阔三尺,斜指东北,自奎宿贯娄、胃、昴、毕,后入浊不见。

彼时,官家登基才六年,第一次遇到此等异象,加之群臣纷纷上奏,是真的乱了手脚。

一个月内连下数诏,先是重置江、湖、淮、浙常平都仓,急拜吴居厚、刘逵为相,赵挺之特进。

又下诏求直言,令监司陈述上奏民间疾苦。

接着毁奸党碑、废党禁,大赦天下,罢方田法和书、画、算、医四学,除各州岁贡供奉物等等。

甚至于连基本的程序都未走完,仅仅二十八天后,就匆忙罢掉蔡京的相位。

第二次连着第三次,却是在前年的大观四年五月,又是彗星!

彗出奎、娄,光芒长六尺,北行入紫微垣,至西北入浊不见出奎、娄间。

群臣抓住时机,再次弹劾蔡京。

此时,官家的手段就要老练得多了,虽也再次罢免了蔡京,却是在两年内两次罢免又复其太子少师、太子太师之职,想来应是官家也不喜蔡京这些年威福自专,正好借此时机敲打搓揉此獠。

至今年二月朔朝(初一大朝会),蔡京又一次复太师位致仕(退休)。

才过两个月,四月初五,诏令再次推行方田法,释放出即将三度起用蔡京的强烈信号。

果不其然,仅仅三天后,官家于太清楼宴请蔡京等人。

一月后,五月初七,蔡京便“落致仕”(起复使用),官家还特许其三日一至都堂议事。

只是,经此一番折腾,官家与蔡京彼此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却是更加君臣相得了。

旧制,凡诏令皆有制度,必须经由皇帝授意词头——中书舍人起草(此时中书舍人有权封还词头)——录黄行下——中书舍人宣行(此时中书舍人有权封驳录黄)——给事中审核(此时给事中也有权封驳)——宰相副署(宰相若不副署,则诏书无法律效力)的程序,最后还有台谏弹劾兜底。

诏令制定下发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督和制衡,便是皇帝和宰相也无法肆意妄为。

神宗皇帝熙宁三年,参知政事王安石欲破格提拔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求得皇帝同意。

但知制诰宋敏求却拒绝起草诏书,封还了词头,并于三日后辞职;接替他的另两名知制诰苏颂、李大临也以“爱惜朝廷之法制”为由,接连封还词头。

哲宗皇帝元祐元年,时任中书舍人的苏轼也驳回了“给散青苗钱斛”的录黄。

蔡京三度复相,深恨群臣坏其好事,乃求所有密议皆由官家亲书诏命,称为御笔手诏。

圣旨不再走中书舍人、给事中、宰相共议的程序,官家写定便立即特诏颁行,如有大臣封驳,就坐以违旨罪名,群下皆莫敢言。

官家欣然同意,但朝政繁芜,且贵戚近臣争相请求,没多长时间,官家也应接不暇,干脆命中官杨球代书,号曰“书杨”。

这以后,自己这个宰相也就彻底成了摆设,若无蔡京在朝,大臣们便是小事则拖,大事难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