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深情对视,李煜道:“本不该让你离开我,可如今情况紧急,这件事非你不可。”
没想到刘澄听这话之后直接哭了,李煜有些诧异。
“陛下如此信任,臣倍感荣幸,生当陨首,死当节草,无论如何都要报答国主得恩情和信任,陛下尽可放心,我在润州,绝不让吴兵和秦兵过润州一步。”刘澄抹泪,信誓旦旦的说。
李煜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为这个落泪,更加感动了,两人洒泪道别。
第二天,李煜就听到有传言,刘澄将自家的金银珍宝全装在车上,足足装了十几辆车,全要带着到润州去,还对门生说:“这些都是朝廷前前后后赏赐的,如今国家有难,留此何用?我准备带到前线散尽,犒赏三军以振军心,散尽家财来报效国家。”
李煜听说之后,更加感动,也觉得自己这次是选对了人,看来润州局势有救了。
几天后,坏消息传来,东面的江阴附近集结起来的军团数万人,在常州城外,被秦军和吴军两面夹击打败,残军退入城中固守,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样一来,吴军和秦军就可以直接进兵润州城下,一旦润州被攻破,他们就能毫无顾虑的直取江宁。
润州是镇海军重镇,江南几大军镇,国都西面是武昌军,奉化军,宁国军。
武昌军、奉化军已经被秦军打败,而宁国军在溧水附近还没集结完毕,就被用浮桥出其不意渡江过来的秦军打败,连都统李雄都战死。
现在就只有南面南都附近的洪州镇南军(今南昌附近)、饶州安化军(今江西鄱阳县)和抚州昭武军(今日抚州市附近)还有兵可用。
而在国都东面,则是江阴军和润州镇海军。
如今江阴军已败,只剩下润州的镇守海军,如润州被攻破,则国都西面洞开,大军就会兵临江宁城下。
到年前,陈乔向他汇报了一下,除去戍卫京都的禁军,如今南唐各军镇,武昌军、奉化军、安化军、昭武军、镇南军、宁国军、镇海军、江阴军,一半已经被秦军击败攻破。
剩下的润州镇海军还在固守阻敌,而南都附近朱令赟在集结昭武军,安化军和镇南军,准备奉命北上进入长江,让后沿江东进,烧毁秦军在采石矶附近的浮桥。
而武昌军,奉化军,宁国军,江阴军,开战几个月,已被秦军全歼了......
不过为了使国主不那么担忧,陈乔还是说了几个好消息。
首先他已经召集附近州县兵马,派人训练青壮,在首都江宁附近集结五万多人的兵马,很多都是禁军,定能保护首都安全。
其次他们依托外秦淮河设置防线,已经准备妥当,秦军要来攻击必须涉水渡河,他们在河岸边守株待兔十分有利。
最后江宁城高池深,固若金汤,他们肯定攻不下来。
另外南都洪州那边,朱令赟也来了消息,他集结三镇兵马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多,足足五万余人,因为之前镇南军,昭武军和安化军远离江边,在南面腹地,根本没和秦军交手过,实力得以保存。
他已经准备好等开春就率五万大军,千余战船,对外号称十万,北上长江,进攻秦军的浮桥。
如果他袭击得手,整个战场的局面都有望改变。
听到这些消息之后,李煜确实放松了不少,突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只是陈乔最后也提了一下,润州重地,应该派一名虎将去守,他推荐了卢绛,话里话外都是对刘澄的不信任。
其实军事官员大多同样的态度,刘澄不过是弄臣,因为和国主关系好就派他去守重镇润州,问题是他会打仗吗?
李煜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笑道:“陈公可以放心,刘澄绝对是个忠心国事,兢兢业业的人,他在那里主持大事我很放心。”
国主这么开口,陈乔便也不好说了,只是很多事和他努力不努力没关系,关键是他要有那个本事啊.......
最终陈乔没有说动,李煜也同意让卢绛带兵过去支援润州加强防备,不过还是要求卢绛要听从刘澄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