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东线战事(1 / 2)

润州(后世镇江市附近),位于江宁以东一百五十里左右,与扬州隔江相望,自古便是江南重镇。北方自淮河南下,走东路进入长江,登陆之后首当其冲便是润洲重镇。

刘澄到达时,城中官员将领没有隆重的迎接,对此刘澄也表示理解,西线战局糜烂,武昌,鄂州,九江,湖口,当涂,宁国军等各处都被秦军攻破。

而东线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他来这里之前东面已经传来噩耗......

常州距离润州一百多里,位于东南,那是东面各州县大军集结之地,主力军驻扎在江阴附近,所以国中也称这支维持对吴越主要防线的大军为江阴军。

他们的大军在江阴,常州一带集结完毕,随后汇聚常州城下,聚集数万兵马,准备抵御从苏州北上的吴军。

这时秦军水军却已经从扬州南下,进入大江。

随后秦国的水军主力在江面与他们的水军对峙,却派出精锐数千沿江东进,随后在常州北面快速攻下桃花渡,击溃那里的两个营守军,随即登陆。

最要命的是常州一开始为抵御吴越军,城外坚壁清野,不少百姓都已经逃到城内,北面桃花渡原本没有多少驻军,平日往来商旅众多,是个热闹的镇子,战争开始后有些百姓往东跑去江宁等地找亲戚朋友避祸,有些跑进常州城中。

当地新上任两三年的科举出身的年轻官员没有组织很好的应对,自己也六神无主,最后跟着百姓跑了,江南已经十五年没有经历过战争,而曾经江北的战争也没影响到江南太多,除了繁重的赋税,多了很多寡妇之外。

正因如此,常州上下官员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来应对战争,百姓也是。

其结果便是桃花渡几乎没剩下多少人,除了老弱孤寡,没有人管的個别人。

随后几天,常州兵马都监立即往那里派了两个营的兵力驻守桃花渡。

常州的知州和兵马都监有些意识到桃花渡的重要,因为那里北面是一座将近十里地的江心岛,将大江分成主流和夹江,在江心岛的分割和阻挡下,使得江水在桃花渡附近水流速度减缓,两岸水流缓和,适合船只靠岸,人员上岸,慢慢修了码头,于是便成了往来船只众多的渡口。

显然知州也好,江南常州兵马都监也好,他们以常识思考,觉得桃花渡的重要,却远没到身处战争之中考虑问题的地步。

江阴大军集结三万余人,他们只是派了两营地方军队,七八百人的兵力,驻守一个重要渡口,就像是昔日官场上的应付了事,事情做做样子也算做了。

将这种态度带到战争中结果是灾难性的,面对船只众多,有二十几门舰炮,装备精良的十二个营,五千多秦军禁军登陆部队,桃花渡守军不是傻子,几乎毫不犹豫就投降了,随后超过九成九的人都被俘。

他们的太快被俘造成的结果就是那是秦军已经登陆的消息没送出,附近的百姓几乎逃光,南面根本没人知道秦军已经在桃花渡登陆一支精锐大军。

桃花渡距离常州只有三十里左右,一天的路程而已。

......

而在常州城西,吴越军前锋一万五千多人已经逼近常州城外。

常州集结的江阴大军力两万多人也在东南面的横塘河上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据河而守,抵御吴越进攻。

吴越军确实不敢跨河进攻以逸待劳的唐军,他们等待后军的到来,也在想各种办法,一面隔河造着木筏浮桥,一面等待中军汇合。

但两天后,秦军突然从北面穿过树林,大道和田野,出现在常州城下,随后向唐军的防线后方发起进攻。

横塘防线的唐军一脸懵逼,随后大乱,他们的工事都是面对吴军修筑,目的在于阻止吴军渡河,面对突然出现在后背的秦军,既是惊骇,又来不及组织人马,调转枪头。

秦军当天上午就冲入了唐军中军大帐,随后听到北面喊杀声,从哨塔上看见秦军旗帜的吴越军也不等中军,立即强渡河发起进攻。

两面夹击之下,到下午白日西斜之时,两万多唐军已经全线溃败,吴军大部完全渡过横塘河。.c0m

五千多唐军投降被俘,余下除去溃散逃命的,还有一千多残军逃入常州城中困守,但无论结局如何,注定起不来浪花了。

唐国集结起来的江阴大军几乎被彻底歼灭,这便意味着东面也门户大开,吴军可以轻易进入他们的国境之内。

正因如此,润洲局势已十分危急,常州距离润州只有一百六十里左右的路程,中间大道不难走,大约不过三五天的路程。

刘澄一路上心头不安,在半道甚至看到远处有骑马的人鬼鬼祟祟在田野和村落中穿梭,身边侍卫警觉,手都按在刀柄上,虽看不清人,众多侍卫却都推测,可能是吴军或是秦军的先锋斥候,已经到了润州。

所以一到润州,他根本不想那些虚礼,只想赶快入城,沿途所见城外百姓几乎都已经避祸去了,还有不少人举家往西走,大道上到处都是拖家带口的人,牛车马车挤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