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章 “东巡”的董虎和未战先乱的冀州(1 / 2)

[[有的人叫董虎将军,有的开口大帅、主公,还有的则是大王、虎娃、羊杂小儿……

开口“将军”的人,一般是不隶属于董部义从一系,或者是不隶属于现在的凉州军一系的人,这些人或许是对东湖有些好感,也可能是敌对一方,但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他们都不敢太过轻视董虎,便以“将军”相称,毕竟董虎的身上还有一个朝廷的“车骑将军”官职。

大帅只是军中的称呼,毕竟他是连同高原、漠南漠北草原在内的七州将领的统帅,至于主公……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口主公的,只有亲近且有着相当的地位才会以“主公”称呼,而开口“大王”的,主要是凉州羌人、匈奴人、鲜卑人,凉并边的汉民也会开口大王大王的,主要是因为他早些年是便以“羌王”示人。

但不知从何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口闭口都是“大王大王”的,好像是在告诉他人董虎要称帝似的……

原本董虎是不愿意让人开口闭口“大王”的,他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异族,可后来……后来他就无所谓了,反正都走到了这一步,称帝是早晚的事情,让百姓知道有个心理准备,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随着董虎的权势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少有人敢当面开口“虎娃”了,但也不是没有人敢这么称呼,主要是临洮一些老人,但他们也都是在私下里,公开场合里就很少有人听到“虎娃”两字,至于临洮小儿、羊杂小儿什么的,肯定是一些极为鄙视他的人。

董虎对他人如何称呼并不是太过在意,对淮南的事情同样不是太过在意,但若是给曹操、孙策等人增加一些麻烦,他是不介意做一做的。

军事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除此外还有其他的手段,经济就是其中很有效的一种手段。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董虎已经用这样的手段初步拉拢了纪灵,至于纪灵是不是向他低头投降……董虎是不会太在意的,凉州军跑到长江边上,对曹操、周昕施加威压,逼迫着曹操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兵力,以此来重创吴郡的经济,迫使着江南各路诸侯因为兵力过多、粮食辎重压力过大而相互争夺地盘、人丁,如此之下,既能削弱各路诸侯的实力,同时也能摧毁江南本土家族的根基、势力。

江南各路诸侯的军队数量一旦超过了百姓的供养能力时,如果不能将这些压力和矛盾转移出去,就一定会伤到了他们自身,对此董虎极为确信,正因这个原因,他不在乎纪灵投不投降自己,只要他或者是淮南军对江南虎视眈眈,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从雒阳前往兖州,期间要通过一个一段曲折的谷道,而谷道的另一头就是虎牢关,因为大汉朝境内缺少战乱,原本这里的关隘基本上已经被废弃了,但因为战争的需要,又重新修葺了一遍,又有了镇守一地的雄关姿态,事实上,董虎对境内的关隘都进行了一些修葺。

百姓穷得叮当响,市场经济无法正常运转,为了向枯竭的金银河流中注水,就需要董虎大把大把向外面花钱、散出粮食物资,直接免费送给百姓,这是极为愚蠢的事情,虽然很短时间里能够获得百姓的赞誉,可若他不免费继续提供,就会有一些百姓不满。

董虎可以免费供养失孤的娃娃,也可以给失去劳力的人更多钱粮支持,但他绝对不会免费供养青壮男女,可以借,却不会免费发放!

反正都是将钱粮散入民间,为借贷钱粮百姓提供一个赚钱还账的渠道很重要,而修葺关隘就成了重中之重,雒阳八关是雒阳的外围屏障,也成了诸多关隘的优先修葺的关隘。

八关都尉隶属于南军第四步兵营,军中成分主要是原雒阳系的兵马,打散后镇守八关,八关都尉也都是由凉州军一系将领担任,这些都没什么可以讲道理的,董虎绝对不会把雒阳的安危交到不可信的人手中。

虎牢关的都尉马三原是李蒙的手下一将,在吕布坑死了李蒙后,马三就成了虎牢关的都尉,或许因为李蒙身死的缘故,马三就不再与董卓一系将领往来,反而成了董虎的死忠,得知董虎前来消息后,早早的就出城十里迎接,安排的住处也显得奢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