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渤海郡的复杂性(2 / 2)

董虎细想过自己的策略得失,他不认为之前是错的,但若换成了他是袁绍,恐怕也会想方设法干掉黑山军,毕竟黑山军对邺城的威胁太大了,可以轻易从滏口陉杀到邺城的背后,如此威胁如同梗刺在喉,稍微不注意就会让黑山军杀入邺城。

事实上《三国》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黑山军确实是在袁绍与公孙瓒作战时偷袭了邺城。

黑山军对邺城的威胁太大,但若董虎身在雒阳的话,袁绍不一定敢率先打破开封之战后的协议……尽管这有些脱裤子放屁,毕竟事前凉州军就借口曹操纵兵抢掠百姓而出兵兖州,已经打破了当日“四郡归属”的协议。

有一就有二,在曹操没有对河南尹或者对陈留郡主动发动进攻之前,是他董虎率先打破的和平相处协议,无论是什么理由,能打破一次就能打破第二次……袁绍紧跟着打破协议,对黑山军率先发动进攻好像也能说得过去……

可打破规矩的人,往往是实力较强的人,但袁绍是势弱的一方,北面有不对付的公孙瓒,东面的渤海郡、南面的东郡、西面的黑山军,冀州已经被四面八方生生困住了,若豫徐没有发生意外,十万兵马就不会南下与淮南军对峙,董虎能征调五万雒阳、兖州屯田辅兵南下征战,自然也可以拿来北上攻打冀州。

对于董虎来说,黑山军是邺城背后的匕首,对于公孙瓒来说,黑山军同样是阻止袁绍攻打幽州的盟友,依照常理,公孙瓒不应该联合袁绍干掉自己的侧翼盟友,这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然而两人还是联手了……

两人能联手,肯定有联手的理由,公孙瓒虽然猖狂自大,想来也绝不是愿意吃亏的主,可对于董虎来说,这些因果缘由都已经没了意义,他们既然想战,那就一战定乾坤好了!

董虎准备把决战放在夏秋,在此之前他准备被动抵挡,一方面消耗幽冀联军的锐气,同时也是为新募兵卒争取更多的练兵、整训时间。

左翼军团由河内太守张义为主将、南阳太守徐晃为副;中路中军以徐荣为主,李傕、张绣为副,为了更加稳妥一些,董虎准备亲自坐镇兖州督练兖州新募兵卒,但渤海郡较为特殊,原渤海郡与黄河以北的平原郡合并在了一起,如此就与公孙瓒控制的河间国、袁绍控制的清河郡搭界,正因这个缘故,渤海郡不得不分别在南皮、平原两城驻扎重兵,在两座重城中间还有东光县、修县两城,但那里是孙牛的防区。

因公孙瓒表现的太过猖狂自大,很难说他会不会突然发疯攻打渤海郡,所以孙牛将自己的破军营主力放在了南皮城,而袁绍多谋难断,在事关生死的大事上很难有拼死一战的坚定,一旦他主动对董虎发起挑衅,那就意味着战争,在他没能说服公孙瓒之前,很难做出越境挑衅之事,这在凉州军杀入渤海郡时就可看出一二。

正因袁绍不敢轻易越境,所以平原城内只有五千兵马,只是被动的防御而已。

平原城内兵马不足,而清河郡太守袁谭手中却有数万兵马,双方兵力不对等,尽管董虎暗自估量袁军不敢主动发起战争,可谁也不敢一定保证,但清河郡南面有李傕在侧牵制,如此一来,平原城和清河郡就有了安全保障。

然而在袁绍、公孙瓒联手后,渤海郡就陷入了危局之中,平原城内的兵马也达到了万人。

渤海郡境内有南北两个防御重城,即北面的南皮城和南面的平原县,两城之间的东光县、修县只能算是两城之间的联络城池,典韦、许褚、武安国三人各领数千兵马坚守两城,可此等防御是有很大漏洞的,而这种漏洞正是来自渤海郡北面的幽州!

南皮城、东光县、修县、平原县四城是河间国、清河郡交界处重城,而这四城是沿着“大河故渎”沿岸从北至南建立的城池,渤海郡总管孙牛的布置是与公孙瓒、袁绍正面顶牛的,但北方与幽州交界处却没有多少兵力,也就是说,公孙瓒可以从幽州本土向南直接杀入渤海郡,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幽州从渤海郡北端杀入,需要渡过巨马水、易水、泒水、漳水四条较大河流,而且四条河流在流入大海时,相距都很近。

四条较大河流相距较近,除了漳水与另外三条河流稍微有些距离,有将近百里的样子,剩下的三条河流仅相距十余里,也正因这个原因,这里就成了沼泽带,居住的百姓很少,向南两三百里外才有一座章武城。

三条大河相距太近,易于遭受水灾,但这些问题在寒冬之时都算不得什么,这个时代远比后世寒冷,就连黄河、淮河这样的大河都会被冻住,更何况更加靠近北方的幽州?

若是公孙瓒愿意,自然是可以从北杀入,关键是公孙瓒不敢大举调动幽州兵马,因为自刘虞被杀后,幽州境内就有一股势力一直与公孙瓒厮杀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