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再度归来已是客(2 / 2)

这口气陈昌如何咽的下去?

如今君臣名分已定,陈昌固然心有不甘,但他再也不愿意漂泊异乡,便只有先回到江左。

陈昌对堂兄陈蒨太了解了,陈蒨比他年纪大十来岁,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当年父皇北征广陵,使陈蒨为前军,每战克捷。

父皇受禅,立陈蒨为临川郡王,邑二千户,拜侍中、安东将军。

及周文育、侯安都败于沌口,父皇诏陈蒨入卫,军储戎备,皆以委焉,可见对其非常倚重。

无论是军功,还是人脉,陈昌都远不如这个堂兄。

如今,陈蒨当上了皇帝,他却成了臣子,心中自是郁闷无比。

可他心里就是再不服气,碰上了这改朝换代的节骨眼上,又能怎么着呢?

所以,这一路上,陈昌没少兑侯安都。

在他看来,此人便是让自己失去皇位的罪魁祸首。

当初父皇驾崩之时,便是此人逼迫母后同意将皇位授于陈蒨。

侯安都便是陈蒨的走狗,不找他的碴儿又去找谁呢?

不过,他也很清楚,侯安都名义上是迎接、护卫,实则是监视,甚至有更加阴险的打算也犹为可知。

陈昌只带了自己的八名贴身护卫,剩下的都是侯安都的人。

他只要他稍稍有一点异动迹象,马上就要遭到灭顶之灾。

故而,这一路上十分谨慎,最多也就是逞口舌之快而已。

侯安都见陈昌拉着脸不说话,便道:“殿下,其实以在下看来,此地距离江陵不甚远,多走半个时辰便可以进城。城中车马驿站自然是比这里住的舒服一些,也比这荒山野岭的安全一些,您赶紧拿个主意才是!”

在从建康出发之前,陈蒨可是叮嘱过他,务必要将衡阳郡王平安护送回建康。

可是,什么是“平安护送”呢?

该如何理解?

先帝驾崩之后,陈蒨入朝入居中书省。

皇后章要儿令曰:“昊天不吊,上玄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率土哀号,普天如丧,穷酷烦冤,无所迨及。诸孤藐尔,反国无期,须立长主,以宁宇县。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蒨,体自景皇,属惟犹子。”

“建殊功于牧野,敷盛业于戡黎,纳麓时叙之辰,负扆乘机之日,并佐时雍,是同草创,祧祏所系,遐迩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宝录,使七庙有奉,兆民宁晏。未亡人假延馀息,婴此百罹,寻绎缠绵,兴言感绝。”

这懿旨看起来,当今圣上陈蒨入承大祧实至名归,实则都是侯安都等陈蒨的嫡系心腹推波助澜所为。

陈蒨登基前,关于嗣皇帝的人选是有过争执的,很多文武大臣拥护陈蒨,但太后章要儿又以衡阳郡王陈昌的原因,迟迟不肯迟迟不愿把玉玺交出来,群臣犹豫不能决。

在关键时刻,是他侯安站在殿前,慷慨陈词,那一番话他至今记忆尤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功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

他说罢便按剑上殿,请太后出玺,又手解当今皇上的头发,将其推到陈武帝的灵前以嗣皇帝的身份祭拜,主持葬礼。

这一番从龙之功,当朝之中再无二人。

他也凭此不世之功,迁司空,并依然担任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在确定将衡阳郡王迎回来之前,陈蒨曾经密诏他入宫,递给他衡阳郡王的一封信,这封信中言辞甚是无理,大致是说当今圣上抢了他的皇位之类的话。

“太子将要到达京城,我需要另寻一处藩国,我将要在那儿养老。”

侯安都虽然听皇上这么说,但他如何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来。

龙椅坐了一段时间了,陈昌突然回来了。

让位吧,心有不甘。

不让吧,又怕被满朝文武和百姓说他这个皇上无德自私。

在陈蒨骑虎难下之际,又是侯安都坚定地站在了陈蒨的一边:“从古至今难道有过被代理的天子吗?微臣愚蠢不敢遵奉韶令。”

至于怎么将衡阳郡王“平安”迎回建康,侯安都自然有一番考虑。

陈昌见侯安都的意思是赶往江陵,也知道这个建议最为可行,可是他心中有气,如何也不愿顺侯安都的意,当即决定就在这乌头驿投宿,明日一早再继续行路。

“诺!”侯安都望着陈昌催马疾奔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