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1章 你的舞台有多大?能有这块黄土大?(1 / 2)

关荫从前年开始关注各地民歌的时候就想到了几十首经典的、在这个时代没有出现的歌曲。

他小的时候可是在“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旋律中长大的,对这些经典歌曲记忆很深刻。

在发现没有有些民歌的时候,关荫就考虑着要把这些曲子拿出来。

但后来他想着要写自己版本的《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有些歌曲就先留下了,只拿出一部分给大姑娘们尽情用。

没想到今天遇到这样的事情,酝酿了很久的那一首《妹妹再好是人家的人》就拿了出来。

效果如何,看网上的反应就知道了。

骂他的人多得很。

“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呢嘛?!”

这是不太那么脑子有灵光的。

还有更没有灵光的人呢。

这帮人你猜他们是怎么说的?

非著名女拳击手怒斥道:“我最讨厌这种垃圾歌曲,你听听名字,妹妹再好是人家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好歹那也是你一母同胞,你就那么不愿意有一个妹妹?这首歌,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和压制,是早就应该被抛弃的糟粕,没想到这种人现在还用这种重男轻女的思维在写歌,这种人能火我是不理解。”

……

先看看这是装傻还是真的傻。

网友们有的哭有的笑,纷纷上去一考察,哦,这是真的傻。

“算了,让这种人自娱自乐自己尿尿玩去吧,别跟他比智商,他就没智商啊。”网友们撒腿就跑。

什么?

“这首歌难道说的不是这样的思想吗?”那孩子都懵了。

我说的不对你反驳啊,怎么能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呢?

跑出去一看,那孩子捂着脸直接不敢再见人。

这首歌曲还真就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

“陕北民歌,是我们的歌曲宝库中璀璨的一个宝藏,很多人不喜欢,很多人喜欢,但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得明白这种艺术形式跟各种地方戏曲一样,都是扎根在老百姓当中的艺术形式。但现在的问题是陕北民歌接下来不出意料肯定要火了,那么别的地方的歌唱形式呢?刘三姐的家乡有对歌,中南也有丰富多彩的对歌形式,高原的花儿和雪域天籁,帝都附近有京腔京调,我就想问一下,中原有什么?这些地方要怎么开发这些资源?”

不,你等一会儿先!

关外的你怎么不说?

“还说啥,刚被批成了啥样你没看到啊?”上黑子恼火,“那帮人给啥资源都搞不好,真白瞎了那么好的东西。”

这时,帝音更新了微博。

“陕北民歌,也叫陕北酸曲,突出一个酸字。为什么酸?不是吃醋多,是酸甜苦辣的生活里,苦和甜都忘记了,辣的味蕾也早已经被酸替代了,所以才有了酸溜溜的曲儿,唱的人心酸,听得人心酸。但这种艺术形式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往往都通过男女相恋之情里的‘求而不得’展现出来,这有点跟不上现在的需求了,歌曲的多样性也受到了约束。”

“此前我们也听过一些小山头自己作词作曲的陕北民歌,可为什么没有一首能有这首歌曲的反应大?还是情绪到位了,由此也可见,这种艺术形式的确有一定的局限性,怎么突破这种局限是个头等问题。”

“不过,这种艺术形式最起码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名气,贴上了一个明显的标签,而其他地方的歌曲还在睡梦中,我们现在不知道一些当地的‘剧团’,甚至‘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歌手是怎么想的,难道你们只能等着小山头推陈出新之后又去模仿吗?”

帝音的这段话让不少网友纷纷称赞。

的确要考虑让大家都动起来去开发一个地方的艺术形式了。

“但是这首歌……明明是一首酸曲儿为啥我却听的想笑,有一种俏皮的味道在其中流淌,”香水的鱼问道,“这是人的原因吗?”

要不然还能是什么?

“那是你没看懂,这首歌曲要表现得不是一味的酸,而是一种无奈之外的洒脱,你试想一下,再好的妹妹也是人家的人,一个扛着唢呐坐在山坡上边流泪边来这么一首曲子,然后该干啥?该干啥干啥去,劳动者哪来那么多功夫悲春伤秋,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首酸曲儿,不如说也是一种开解的教导,”孟都问,“关于上面的问题,我也想问一下,销冠有没有想过突破这种表现的问题?”

“想过,不过,现在要想彻底突破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到的话还是得搭配其它的情景介绍。”赵姐姐回答。

哦?

真的?

“那我出个题,就这种酸曲儿你们来一个表现这段时间不断找到的烈士前辈们的遗骨的歌曲,或许现场改编一首也可以。”孟都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