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2章 盛世之音(1 / 2)

关荫很奇怪:“鹤松有好几千名员工咋就不能出几个王八蛋?”

他就奇怪了,小唐总办事儿是个很睿智的人啊咋能问出鹤松为啥会出败类的话呢?

小唐总很恼火地表示:“还是监管力度不到位!”

这是说鹤松自己的问题呢。

关荫就给建议见一个灭了一个最好。

“把那帮玩意儿留着就是败坏鹤松的名声。”关荫建议直接送进去。

小唐总这个人好的一点就是不避讳鹤松的问题。

要是在一般的娱乐文化公司,谁跟白面的关系好那基本上要藏着掖着唯恐别人知道。

鹤松不这么干,你要敢沾惹这些东西我必须告知四海让你身败名裂。

“已经交到相关方面手里去了。”小唐总叹道,“《天诛》的上映招惹了一大群人,但教育了大多数人意识到那东西的危害,别的不说,那个导演出了这种事情,全公司没任何人给他说情,算起来这也是《天诛》的功劳。”

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这是颠覆不破的道理。

关荫就给建议对员工的体检加强一些。

“一旦出问题立马解决。”关荫对吸粉地深恶痛绝至极。

不过,他听说有个人想要拉着那个谁拍一部深刻反映面粉老板的“人性”和“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事儿?

这事儿小唐总很掌握。

“霍添,就那个去年还喊出要接三大名导的班的年轻导演,带着那个什么良的,跑到某合法化的国家去拍这种题材的电影,据说想要从国外打开国内的市场。”小唐总冷笑,“哼哼,这种人我倒要看他们怎么把自己玩死。”

这事儿跟唐芝有关系吧?

没!

唐芝还真没敢作死到这种地步。

小唐总告诉关荫新南方又分成两个部分了。

一部分是唐芝掌握的新南方的老底子,还有一部分被拆分开成为外资公然掌控的公司。

“要不要联手把那个公司给搞破产?”小唐总问。

关荫琢磨了一下没找出收拾他们的道理啊。

你看,那帮狗东西每年投入那么多钱,那叫给帝国的总量做贡献,但是他们拍的玩意儿在国内压根不可能上映,就算他们做的再隐蔽也不可能,现如今舆论阵地回到我们手里了!

说起这事儿小唐总乐了。

“我看到盛世的曙光了。”小唐总表示。

关荫奇道:“你们又准备搞个啥动作?”

这次还真不是娱乐圈要搞事情。

关荫在家吃完早饭,刚把亲人们送到高铁站,丈母娘打电话让他赶紧回家。

咋?

钱老师乐呵呵告诉女婿娃上网看热闹。

Emmm——

钱老师神神秘秘道:“今天有一大群牛人要在微博上带节奏!”

哦?

科学院的那些神人要上网掐架?

关荫当即猜测到主角儿是谁。

杨老恐怕要跟另外两位物理学家掐架啦!

为啥?

不知道大家知道高能物理学方面有一个立项即引起举世关注的事儿叫建设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事儿?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英文缩写CEPC,这玩意儿跟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无限九的人不发声任何关系。

但这玩意儿又是高能物理学实现突破的必经之路,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

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现在的孩子学的中学物理跟我们的爷爷奶奶上中学学的物理几乎是一样的。

这不是说物理学没有任何进展,但物理学这七十多年还真就没有突破性进展。

为啥?

物理学上有一个基础理论要首先解决,那就是一根木头理论上可以实现多少次一分为二。

现如今的物理学界研究出来的理论,基本上还没有突破上个世纪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提出并论证了的粒子相关理论。

学过基础物理的都知道分子原子原子核乃至于中子介子,稍微学过一点的还知道原子核那玩意儿的质量有多恐怖,可原子又可以分成什么样的东西?

现代高能物理学家提出,可以用对撞机分解原子。

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王教授为代表的现代高能物理学家提出,只有建立足够大的粒子对撞机才有机会撞出更新的更小的更有价值的粒子。

反正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在现代物理学家看来必须要用光速对撞原子才能把原子结构里更小的组成物质对撞出来。

对撞发生的概率据说只有百亿分之一。

为了这百亿分之一的机会,王教授和另外一位不遗余力为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而奔走的邱教授正是力主建造国家环形电子对撞机的主力。

而在这两位教授的对面,则是世界级乃至史诗级的物理学家杨老。

杨老认为建设环形电子对撞机需要消耗的资源太多,而且现在研究出来原子的结构和构成物质至少五十年之内对于人类文明并没有明显的意义。

所以王教授和邱教授跟杨老形成了一个长期的论战局面。

两位教授为建立国家级环形电子对撞机而四处奔走,杨老就提出至少现在不适合建立这玩意儿的意见。

这是好事儿,应该说三位以及和三位物理学家站在一起的物理学家都是好样儿的。

科学是什么?就是在不断的论证中向前发展的以技术为动力以理论为指导的体系。

这个过程不能缺少推动,也不能让质疑销声匿迹。

早在我们国家刚讨论建立环形电子对撞机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有人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理论。

西元2012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桩基(LHC)发现了理论上早已提出的大型对撞机的中级目标。

这种物质构成叫希格斯粒子。

201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开确认,此前发现的疑似希格斯粒子已经通过验证。

很快,发现希格斯粒子的恩格勒特和罗伯特布鲁特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时候的物理学界一片沸腾,同时为希格斯粒子取了一个“上帝粒子”的名字。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玩意儿有啥用?

这是直接有助于解释一个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物体的质量是哪里来的的突破性发现。

分子解构理论提出之前,人类文明是缓慢往前发展了。

可分子解构理论的提出使得人类文明迅速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人类的未来在星辰大海,离不开高能物理的贡献。

但是问题来了,希格斯粒子是发现了但这玩意儿从哪来的?

这就需要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进行研究。

至于为什么要搞大型粒子对撞机,这问题大部分人应该怎么想也不明白。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咸鱼来说,只需要明白想要成为希格斯粒子工厂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大就行了。

有多大才算得上合适?

贼鹰家搞的三百公里环形对撞机还不够。

只有吧对撞机建的尽可能大,才能使得其成为一个理想的希格斯粒子工厂。

这是生产大量用来研究的希格斯粒子的前提。

但这玩意儿太耗费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