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想了想,答,“战马留于远处,留人看守,斥候众人自远潜行,趋近匿藏。”
李孟羲不由点了点头,下马轻装潜行,这个方法极好。
想了想,李孟羲联想起侦查兵相关的一些知识,他提点到,“若要趋近藏匿,斥候人等,可先去甲胄,解下兵刃并一切拖累,如此,行动能更为迅速。”
廖化一想,甲胄脱了,兵器也不拿,万一遇险岂不无丝毫相抗之力。
李孟羲仿佛看出了廖化心中所想一样,他说道,“将军可能要问,要是不带铠甲兵刃,万一遇险,如何脱身,将军不妨想想,就是穿了甲胄带了兵刃,孤身一人藏匿于敌营附近,这若是被人察觉,敌军千百追来,纵兵甲齐全,能逃的了吗?”
廖化闻言若有所思。
李孟羲接着补充道,“要说逃命,身无片甲,更无兵刃拖累,反而逃的能更快。”
所以说,斥候人等,就别想着搏杀了,一个人,离得又近,打不过人家一堆的。
——
“将军以为,纵是用隐匿之法,能万全否?”
李孟羲竟然还问,还继续问。
廖化愕然。
到此时,廖化已经觉得尽善尽美了,哪里还有不妥。
廖化抱拳答到,“末将不知,还请军师指点。”
李孟羲想了想之后,说到,“大汉制式军服,颜色红艳,醒目异常,不利藏匿。
故,斥候人等可着青灰之衣,以便隐入草色之中。”
廖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廖化看到自己的衣袖正是红色的,这要是去藏匿,岂不被人一眼看破,廖化大为受教。
李孟羲接着又问,“若用藏匿之法,且斥候着草色之衣,将军以为,已万全否?”
廖化恭维道,“军师严谨无漏,廖化佩服!”
李孟羲不由摇头,他看了廖化一眼,“实则,不足处仍有。”
廖化面露疑惑。
李孟羲道,“斥候除可穿青灰布衣,亦可身上缠枝捆草以作伪装,如此,岂不更为隐蔽?”
廖化又受教,对李孟羲敬佩无比。
而后,李孟羲仍接着往下问,“将军以为,至此万全否?”
廖化再一次沉默了。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每觉得万全之时,仍能有精进,廖化不确定用了隐匿之法,斥候穿了草色衣物,身上绑了杂草之后,严谨到如此地步,还能不能再有精进。
“草木之类,虽说遍地皆是,可有时,搜寻不易,再者,有时军情紧急,来不及收集。
故,可用碎布伪作杂草,再染以草色,足可以假乱真。”
之后,当李孟羲再问廖化,可万全否,廖化犹豫着答到,“……或仍有可改?”
李孟羲笑了,他点了点头,“便是如此。要知,万事无尽善尽美,永有可精进之境,术无止境啊。”
廖化心中大悟,郑重的朝李孟羲抱拳一礼,口称受教。
这时,见一旁关羽正看过来,李孟羲问,“关将军,你以为,斥候探查之法,可还能精进?”
关羽抚须笑了,“有无精进某不知,只是,杂草丛生之处,必多蛇蚁,隐草藏匿,蛇虫何避?”
李孟羲笑了,“用药耳,雄黄就成!”
说着,看向廖化,李孟羲笑道,“看,关将军所说,不又是精进之法?”
于最后,李孟羲问了廖化最后一个问题,他问,“廖化将军,若是敌军斥候,用隐匿之法,穿草色之衣,身缠树枝枯草,又带有雄黄药物隔绝了蚊虫,可长久潜伏,问将军,若将军守营,该如何应对?”
廖化不假思索,答到,“可遣军士留意丛草之处,细细探查。”
李孟羲接着问,“只如此?万全否?”
廖化一愣,反应过来,思索片刻,廖化道,“敌斥候暗藏,我军士在明,敌暗我明,为防敌斥候暴起伤人,巡营军士应派着甲之士。”
“嗯,还有呢?”李孟羲笑问。
廖化又想了一阵。
随后,廖化先后说了,恐敌斥候轻捷迅疾,追之不及,巡营之时,当派一二骑兵随行待命。
廖化还说,骑兵一个两个怕还不够,怕万一敌斥候悍勇杀人夺马奔逃,故,随行骑兵最少两人。
李孟羲都诧异了,能有这么猛的人,步兵被骑兵追着,还能把骑兵反杀了夺马逃路。
一想,还真会有这种猛人。
廖化穷尽所能,连连想了数种应对之策之后,终于,再也想不出来了。
李孟羲若有深意的问,“此,已万全否?”
廖化正色,“此时不知,日后或可能知,永无万全之时。”
成了,廖化已经明白了术无止境的深意。
这时,李孟羲指了指关羽,笑对廖化道,“不妨问问关将军,看关将军有无好主意。”
廖化闻言便转身向关羽请教。
关羽手捋长须,略做思索,说道,“敌斥候若能擒获,有大用,生擒比击杀有用。
若求擒获,骑兵可用套马索,可用绊羊索,可用大棍,可用威慑之器,如长鞭与无锋鸣镝等……”
关羽说的这是旧知识,说的是抓黄巾俘虏时候用的方法。
廖化不清楚此中究竟,只当是关羽临时想起了对策,不由对关羽大为佩服,同时也颇感受教。
——
于最后,李孟羲目视廖化,认真提点道,“所说种种,将军且记下。
这其一,不怕出差错,出差错无妨,只要每出一错能细思教训改却一错,假以时日,差错愈少,而所得愈多,迟早能严谨无差。
其二,能有错便改,仍是不够,需知,事无尽善尽美之事,好上有好,精进之上还能再有精进,永无止境。为将者,身担万千人生死,不可固步自得,当精益求精。
其三,将军谨记,独一人之智,难抵众人之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是一妇人,是一孩童,亦有能建言处。就如此番,我与将军还有关将军,我等三人,各能想出不同对策,若不交流所得,各只能得一策,交流之后,各能得三策。此便为,集思广益,集众智之法。
其四,将军谨记,攻守从来一体,知刺探之法,便应能反知防刺探之法,当举一反三,而不可一叶障目。”
“至于,最后一点,”李孟羲解下腰间笔筒还有小木板还有装纸片的的小袋子,把这些写记工具俯身递给廖化,廖化受宠若惊的伸手接下,李孟羲笑道,“这最后一法,我师门教导,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诸般所得,不访时时记下,以免经日遗忘。”
“此五法,将军若能善用,足可仗之自强。”
廖化深深感受到了军师的重视,他心中感动,认认真真的朝李孟羲躬身一礼,小心翼翼的把李孟羲所赠的纸笔工具收了起来。
李孟羲已把最宝贵的心得传授给了廖化,这不经意间,于日后造就了先锋将军廖化的赫赫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