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的破敌之策(2 / 2)

攻防推演,关羽也好,刘备也好,常跟李孟羲来去配合。

关羽单手端着碗,凑到嘴边,吸溜了一口稀粥。

然后,关羽看了一眼李孟羲画在地上的方方正正,内方套外方的潦草阵图,道,“若某是官军,除突阵以外,不求全军皆活,还有一法。

可遣猛士,骑良骥,冲驰奔跃,一跃跳阵而过,而后,扬长而去。”

见李孟羲目有质疑,关羽解释道,“我军车阵虽严密无漏,然毕竟单薄,若有良骥,一纵数丈,跃车阵一跃而过,不难。”

闻言,李孟羲眉头紧皱。

再一想,包围圈拉的实在是大,人力因此被分散的很单薄,义军车阵只是单列车阵,车阵后守御之士,一车纵长,不过十几个士卒而已,十几个士卒,排起队列,最多三排队列,只能算是单阵。

若官军中真有骁将,那种能杀的七进七出的猛将,关张二人虽勇,然此二人精力有限,不能时时看守,且徒关张二人,最多只能看两个方向,若官军真有悍将,若真想冲出报信求援之类,一个不防,还真大可能让其逃了。

李孟羲思索半天,想到的是,以骑制骑。

官军想遣一人杀出重围求援,必得是派骑将。若是步将,纵是猛如典韦的重甲步将,不待其慢腾腾的跑近,早被强弩射成刺猬了,纵典韦勇猛,能顶着箭雨一路杀到车阵处,可等其杀到,见状不对的关羽张飞,也早就骑马过来支援了。

然后,典韦在关张二人合击之下,绝对死了。

所以,皇甫嵩若派步兵想杀出重围求援他处,必失算。

唯有派骑兵之时,皇甫嵩能有一二成胜算,骑兵能有一二成成功突围之可能。

所以,防备零散破围之敌,实则是防备敌零散之精锐骑兵。

李孟羲想到了以骑制骑的方法,“令我军骑兵,十人一队,五人一轮,轮换接替。此十人骑队,遍散车阵之后,节节驻防,但有官军零散骑兵冲出,此驻守骑队十骑,足以绞杀之。”

说到此节,李孟羲忽然皱眉,他忽然觉得,怎么这个防守车阵,那么有守城墙的既视感呢。

守城墙也是,若是敌军有人登上城墙某段,此时得有对点支援。

守城之时,对点支援,是城中后备兵力。

于守车阵,则是驻守骑兵小队。

此中,还有一关键之处,守城得有井井有条,不能有【敌未至,虎已离山】之错误。

既,若是敌军在某段城墙登城,临近的其他城墙段,其他城墙段的士卒,决计不能一着急全蜂拥过来,因为此种情况,很可能按下葫芦又起瓢,为救某处,人蜂拥而至,反至别处空虚,反使城头,有更多破绽。

当时,义军攻下第一座小城,文安县城。

当时推演攻守战法时,想到的是,可以将城垛按垛划分给一队队守城士卒,一或数个城垛,划分一什人,然后,此什之人,只用守这一或数个城垛,别处有险,不必去救。至于要救,除非有百夫长甚至千夫长一类的城头总领之官下令,方才能去救。

于是,则守城就能井然有序,不至混乱,不至有调虎离山之失。

李孟羲恍然,也可将车阵划分一段段区域,匹配给各驻守骑队。

某段有敌杀来,则追击绞杀之责,只此处驻守骑队,其余各段,不必轻动,以防只一骑冲出,则数十上百骑齐追而去,中敌调虎离山之计。

所以,应该把车阵,细分之,可用旗帜标识各骑队驻守界限。

到此时,李孟羲疑惑,为何,守城战法能用于守车阵之时?难道,这车阵,也是工程防御建筑不成?

李孟羲转头看向身侧十几步外的车阵,他极其疑惑。

然后,转念一想,好像,车阵,驼城之类……人都命名为驼城了,肯定就是跟城池一样。

了然。这车阵,还真就类似一道极其简陋的城墙。

想到这里,李孟羲有所感悟,既然,车阵是弱化般的城池,那么,岂不是守城战法,也可以用来守车阵?

李孟羲思路飞转,曾经推演学习总结到的众多守城战法,一条一条过。

他想到了,【一城垛配备弓手弩手各一,弩强劲可穿重甲,弓射速快,反应迅速。

此二者相配合,增加容错率。】

嗯……弓弩手分配各处时,可使每一车之后,分配弩手弓手各一。

守城之时,【交替探身射击】。

似乎不用。

守城之时,城墙空间狭窄,因而射击时,同一城垛两名射手,应该交替射击,轮替来射,一人不射,另一人决计不射。此为提高效率,并且减少失误之法。但于守车阵之时,车阵空间充裕,射手互不影响,不需交替射击。

同理,【四人递三弩】之加快射击频率,减少人员走动造成的混乱的方法,也不适用于守车阵之时。

【集火攻击,杀伤效率远胜散射】【射声士以鸣镝聚射】,此两法,皆可用于守车阵。但,射声士所用之赤羽鸣镝箭,军中未做,用不了。集火攻击,因包围圈太大,弓弩不足且分散,也用不了。

守城之时,还有用叉杆推攻城梯。守车阵,敌军不会抬梯子过来,也就用不到叉杆。但,似乎可以用到很长的长竹,用来扫荡干扰靠近车阵的敌军……

还有,攻城之时,只进不退。

守城,守车阵,当使敌军不能寸进。守车阵,据守为一法,突然翻车杀出,亦为犀利防守法,此为防守反击法。

防守反击法还有,骑兵突然杀出城门,荡城冲击。于守车阵,可使精骑待命,万一危急,骑兵突然杀入,把敌军攻势,冲他个一片混乱。

守城,还有火守法,用火……

想到火,李孟羲眼睛突然大瞪,他猛地转头看向车阵,他看到,义军车阵是真厉害,板车一辆辆首尾相对,用绳子连接在一起,真可谓是铁索连环。

可,板车是木头,易燃,绳子也是木头,易燃,十分有火烧连船之既视感。

若官军放火箭来袭……

李孟羲大生警惕。

然后又一想,区区火箭,引火效率太慢,这边一支箭钉在板车上,那边守车阵的士卒,立刻就拿枪啪啪打两下,就把火打灭了。

可……万一,官军使死士抱着柴火捆,滚到车子下,交战激烈之时,与敌厮杀且不顾,哪里来得及管一时半会没有威胁的火。

然后,火势一旦大了起来,火势顺着板车,顺着绳子,快速蔓延,不就成了火烧连车了。

若官军真以此法攻阵,李孟羲觉得,不甚好对付。

要么把车辆中间的绳索断了,以使火烧连车之可能大为降低,可如此以来,车阵防御阻拦能力也必然大降。

取舍两难。

思虑片刻,李孟羲眉头舒展。

车阵虽有此破绽,然,又不是攻城,不是相持数日半月,一方有充足时间去焚烧器械,官军攻车阵,他只要敢攻,涿州军必是四面倾扑,四面合围之下,他官军能撑过半个时辰?若撑不过半个时辰官军就兵败,官军兵已败,火势纵是慢腾腾的把车阵烧着,又有何用。

火攻破车阵,理论上有用。

然,需知,饲养一堆啃木虫类,然后放出去,咬车阵,理论上,也能把车阵啃成一堆木屑。然,于实际,几乎没有操作可能。

火攻破车阵,虽操作可能稍大,然结合如今对峙双方实际,实则官军以火破阵的成功率极小,更大可能是,火还没烧起来,官军就溃败了。

但,再小之可能,也得防备。

李孟羲想到了水,可,水不好找,容器且也不太够。

可以用少量水,发挥大量水的作用。

有昨夜用麻布沾黄泥挡火光的经验,李孟羲一下就想到了用麻布湿水,若是火来,湿麻布啪的一甩过去,跟水鞭一样,灭火效率,应该极好。

数车备水一瓮,无战事,供给饮水,若有战事,水则可以用于灭火。

还缺灭火之布条,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