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是如此,每一步,一点一点推演下去,总能关联出很多问题。
支援之法没了隐患之后,李孟羲开始实际操作守城的最后一步。
文安县城的城墙很窄,并排仅能站四个人而已,人再多就站不下了。
李孟羲只让城墙上站了三排人,留出了人员走动的空间。
城上,李孟羲挥舞着一面军旗,被李孟羲早就交待过了的一队大约二十人的乡勇,快速顺着楼梯向城头冲到了城墙上要往李孟羲身边挤。
单项通行,成功了,没有人挡路,乡勇们成功到达。
然后,实战中城头在厮杀,会有人登城,也会有人下城,比如伤兵被抬下城,比如运送箭支的民夫,运完箭支也要下城。
实战即是如此,那练兵要贴合着实战来,也该如此。
于是,李孟羲同时派了两队人,同时一队一队下一队上。
“快点!”李孟羲在城上催促。
城上之人噔噔往下跑,城下之人噔噔噔噔的往上下,然后两伙人狭路相逢了,你挤我挡的,就一步窄的的空间,两队人相互挤着推着好大一会儿,人才完全首尾错开。
这不行,太浪费时间了。
李孟羲背在身后的手不由自主的握紧,他眉头紧皱。
城墙上时刻保持有限的通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行能力决定着支援是否及时。
文安县城城小倒罢了,若是大城,前边能站五六排厮杀之士的同时,后边还能留出一条不窄的路。
可是不通畅不通畅的关键,不在路的宽窄,在于调度。
要下城的人和要上城的人迎头撞上,一方要往前走,另一方也要往前走,那该让谁先走?
李孟羲发现有一个虽然小,很严重的问题。
义军上下所有人,没有靠左或右走的意识。
但凡养成这个意识,断然不会迎头堵住路。
有句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汉朝人走路没有规定该按左走还是按右走,是汉朝人傻吗?并不。
是生产力不发达,人流不密集,农民去干活,路上才几个人,还不是哪路好照哪边走?执意按左走或按右走,那不是傻逼吗?
事实上,是汽车大规模流行之后,交通规则才开始逐步确立。
交通规则很重要,放在守城时,有了靠右走的意识,不用再特意的训练,迎头的两队撞上,各自都朝着右边走,自然就错开了,畅通无阻。
而放在行军之时,前军后撤,中军顶上,中军本就是靠右走的,前军撤回来,直接就能撤。
若不然,还得军令层层下达,用军令命令要中军往右靠,这样耽误很多时间。
兵贵神速,每个环节都快上一点,优势累积起来,将是巨大的优势。
这是练兵两天以来,李孟羲发现的第二个涉及根本的严重问题。
上一个是,不知士兵鏖战时体力可支撑多久,守城时就无法安排适当的轮换时间。
李孟羲于是把两队人认真的交待过,要他们都靠右手走。
“你们知道哪是右手吗?”李孟羲迟疑的问到。
士兵们纷纷举起了手。
李孟羲认真看过,没人举错手。
哪个傻子说古人左右不分的,我们可是文明国家好吧。
左右不分的估计也就非洲黑鬼才左右不分的。
“那好,一会儿都靠右手边,明白不?”李孟羲嘱咐到。
“都朝右走,不就撞一起了吗?”聪明的小什长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孟羲笑了,并不解释,“撞不着,试试就知道了。”
乡勇们遵照着李孟羲的命令,各自靠右边走,然后又迎头撞上了,路太窄了。
虽然上下城的人还是相互挤着过去了,但速度较之第一次,快了几倍不止。
统筹而已,路还是那么窄没变,士兵还是训练度不高的士兵,只规定了一下要靠右走,通行便畅通了很多。
李孟羲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有一丁点的小问题,虽然说,全军规定靠右走,可以提高方方面面的通行效率。
可是就守城来说,比如说文安县城这种小城,路窄的不行,纵然全靠右走,往上往下的两队撞到一起了,还是会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