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此话放在关外很适合。
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五卫设立在贺兰山西麓沿黄河一带。而平虏城在长城之外。那里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沟渠纵横,地势一马平川,并不适宜守城。平虏城虽是永乐时期明人修建,但毕竟在关外,在那里开荒种田的大明百姓不多,回回和蒙古人占多数。
明廷的官员不会跑到平虏城收税,除了一年难得几次遭受鞑靼铁骑的掠劫,在平虏城的生活还算不错。自打威宁伯王越在贺兰山伏击达延汗、致满都海夫人死亡后,这里的人三年多没看到鞑靼人。
平虏城土地肥沃,可耕种可放牧,当地人不缺粮食。不过油、盐、茶、布匹等生活物品还需要从关内获取。山脉另一边的青土城筑成后,有不少的行商会深入草原贸易,他们偶尔会绕过贺兰山来平虏城。
时间一长,有不少关内的商人跑来平虏城定居开店。客栈、茶楼、杂货铺、布庄、粮铺等关内县城有的,都能在平虏城买到。当地人甚至还能在杂货铺正大光明买到盐,盐的价格比关内低上三成!谁让杂货铺掌柜拿不出明廷卖盐的许可证呢!
平虏城安逸的生活招来大量的关内百姓跑来开荒种田。陕西的旱了几年,在关内种田收成低还要交税,哪有在关外的日子快活。
一晃神之下,汉人的人口加起来超过的回回和蒙古人。平虏城外能看到的荒地都被汉人种满水稻,湖泊里养满了鱼。平虏城的人口也达到了一万,城里都快住不下了。以前只要10两就能买下的院子,现在涨到了40两!听说京师的院子也只要50两而已!
“俺去过关内,见到他们的县城外修了附郭县。我们如果也修个附郭县,把地卖给行商们,马上就能发财啊!”
“你想的倒好!谁来建?明廷花银子修我们不得交税?况且……你我又不是汉人,入不了籍,连鱼鳞册都办不下来。”
“学学买买提吧,把自家两个院子卖给行商,到青土城买了房、租了地还入了籍。”
“我们的土房子能和人家的青砖瓦房比?卖也没人要啊。”
“……”
不知什么时候起,当地茶楼卖起了烟丝。买烟丝送烟斗。花十文钱,能在茶楼抽一天的烟、喝一天茶唠嗑,还有茶点垫肚。茶楼里还有冷气,在炎日的夏季是个好去处。偶尔还提供冰镇绿豆汤等冰饮。如果没钱,花个两文钱也能待上一个时辰!
卖掉一斤羊毛得30文。羊毛和牧草一样都能长,因此当地人很乐意到茶楼消磨夏日时光。
穿着湖蓝色丝绸夏衫、腰系白玉、手持折扇的李兆先踏入茶楼的时候,茶客们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倒也不是李兆先富贵人的打扮惊了大家,平虏城经常有行商出没。有些行商身上挂满宝石饰品,比李兆先的派头足多了。
大家惊讶的是李兆先身后的两人。两人穿着皂靴、直身褐衫、头顶戴圆帽,大明东厂番子的标致性服饰。平虏城靠近关内,也经常能听到东厂的威名。
“掌柜,这四桌我们包了。”其中一个高个子番子从腰间的荷包里取下一枚1两银币扔在柜台上。
三人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周围一圈人识相地换桌子。
那些只付了2文钱的茶客,喝光掌柜送的冰镇绿豆汤,轻手轻脚地离开。心疼十文钱的人,坐得离东厂番子远远的,压低了说话声。
“掌柜的,我入关的时候在《京报》上看到银币的图案。让我掌掌眼。”有人招来淡定自若的胖掌柜。
“是假的你敢找人算账?”有人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