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最近一直足不出户;
但他却很忙。
因为郑和正在没日没夜的研究朱瞻基给他的世界地图;
同时朱瞻基还给了郑和一本书,叫《大明时期世界通史》;
这两者,对郑和来说,绝对是稀世珍宝,喜欢的不得了。
郑和原来以为自己是大明朝去过国家最多的人,也是对所到国家的风物人情了解最多的人;
可是看到《大明时期世界通史》后,郑和才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当郑和再三询问,这部《大明时期世界通史》是谁写的时,朱瞻基沉默半晌。
然后朱瞻基问郑和:
“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你听说过么?”
“听说过,元朝时,来自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在元朝生活了17年,写了一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
郑和对马可·波罗确实有所研究。
“《大明时期世界通史》就是马可·波罗和他的后人们,一起编写的,他们家族世代天南地北旅行;”
朱瞻基信誓旦旦的说道,心里却在默默自责:
为了让郑和相信《大明时期世界通史》不是凭空出现的,哥们只能把这玩意冠名在马可·波罗的头上了;
说是你和你的子孙后代编撰的,可信度会很高,谁叫你丫的这么有名呢。
果然,当郑和一听《大明时期世界通史》是马可·波罗和他的后人们编撰的,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郑和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竟然成了大明对外扩张的向导;
……
朱瞻基根本没有闲心审理前锦衣卫指挥纪纲及其党羽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案子,索性一股脑全部抛给周新,让其全权负责;
身为直臣,周新自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再三强调自己只是协助,还需要皇太孙坐镇主审;
严肃认真的拒绝朱瞻基撂挑子;
可是,心性耿直的周新,哪有朱瞻基心中的弯弯绕多;
只听朱瞻基微笑着说:
“周大人啊,孤最近正在认真思索如何搭救大理寺右丞耿通,他离问斩的日子,可是越来越近了……”
“行,那纪纲的案子,我来审理,你去救耿通大人吧,可是最好再请皇上调派一个大理寺官员见证比较好!”
周新直接打断了朱瞻基的话,一口答应自己全权负责审理纪纲;
哈哈,周新啊周新,没想到你这么个硬骨头,也会有通融的时候啊,真是难能可贵啊。
同时朱瞻基对周新的欣赏,更上一层楼。
一个能够不顾个人安危,还是时刻心系另一个朝廷大臣的安危,这是多么大的操守啊。
“那就这么说定了,孤这就进宫,争取把耿通大人从皇上那借过来用几天。”
朱瞻基微笑着说道。
“借耿大人?用几天,干啥?”
周新没明白朱瞻基话中的意思,困惑的问道。
“周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刚才不是还说,想请皇上调派一个大理寺官员陪你一起审理纪纲的案子么?”
朱瞻基神秘兮兮的说道。
“嗯,我说过啊,可是……”
周新虽然耿直,但不是笨蛋,反而很聪明;
所以经过三秒钟的思考后,周新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一躬身,对朱瞻基行了大礼,激动的说道:
“太孙,臣先替耿大人,谢过太孙殿下!”
“大明有太孙,大明之幸,万民之幸,臣等之幸啊!”
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抖和哽咽。
这颤抖和哽咽,是激动的,是欣慰的;
朱瞻基此言,等于宣告耿通死不了了。
而当下整个大明,朱棣皇上最喜欢最疼爱最欣赏的人,非黄太孙朱瞻基莫属;
“行了,周大人,好好办事吧,咱们皇上最欣赏干实事的官员;”
“你的家眷们,太子爷杨士奇等人,都已经进行了妥善安排,嘿嘿。”
朱瞻基说完,看到一眼一脸诧异的周新,嘿嘿笑了几声,离开了。
……
冬日暖阳。
朱棣在御书房外,正坐在椅子上懒洋洋的晒太阳。
自从放下诸多政务后,朱棣忽然发现一身轻松,无比舒坦。
“涂德海,你说太子爷这会在干啥呢?”
朱棣慢悠悠的问道。
“太子爷应该在和杨士奇他们,忙着处理政务呢。”
“还有就是宝庆公主的婚事,再过两天,宝庆公主就要出嫁了,他们这会有得忙喽。”
太监涂德海面带笑容小心翼翼的回答。
“忙就对了,现在他是监国,将来就是咱大明朝的皇上,他不忙谁忙,总不能让我这个糟老头子忙吧,哈哈哈;”
朱棣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太监涂德海不敢搭话了,言多必失的道理,他深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