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荀子来信 谈及《后诗》(2 / 2)

说实在的,荀子的眼光是很高的,他这次编纂《后诗》,召集了一大群儒家学者,在七国范围内进行收集,层层传递,层层筛选,一年内能送到荀子眼前的可能就只有百首不到,但他最终选的也就这么几十首,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

一个人有两首诗作被选上都够呛,更别说五六首,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吴驹就是这个例外。

原因就一个。

他的所有诗词都是精品啊。

哪怕去掉一个荀子都觉得心痛。

看完信,吴驹拿过信纸,斟酌一二后便开始回信。

他对于这些诗词被收录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这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吴驹最近正好寻思着怎么让自己统一诸子百家的任务更进一步,毕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从吴驹成为医家魁首之后,这个任务进度可以说是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

不过这倒也实属正常。

纵观春秋战国五百年历史,就没有一个人同时当上两个百家学派的魁首。

吴驹想要踏出这第一步,那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瞌睡来了送枕头,转眼间远在楚国兰陵的荀子竟然给自己来了信,自己也算是和儒家,和这位大儒扯上了关系了。

要知道,荀子绝对算是当今儒家威望最高的,没有之一。

他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一职,乃是学宫之中最年长,资历最老的宗师,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深受学宫学子和儒家子弟爱戴。

若非受人诬陷,以他的学术、地位和资历,绝不可能被撼动位置,当然诬陷的人也不能,荀子之所以辞去祭酒一职是因为不愿受人非议,于是离开齐国。

随后前往楚国,成为兰陵县的县令,因遭人非议,离开楚国前往赵国,被拜为上卿,随后又被楚国令尹春申君派人请回楚国,复任兰陵县令,现在在兰陵县著书立学,在他治下,出现了“兰陵多学”的盛况,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访。

虽然因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与儒家传统思想背道而驰,导致儒家许多资历同样比较老的学者对荀子颇有意见,甚至质疑他是否算是儒家,但大多数儒家子弟都抱有一个同样的理念:我们可以有意见,外人不行。

吴驹下笔,洋洋洒洒的写出一大段话。

首先对荀子在信中对自己的赞誉表示谦逊,随后对其想要收录自己的诗词表示同意,并郑重的进行了感谢,随后同样对荀子表达了崇敬,信末写到若有机会,定要与前辈一叙。

横竖不过是些客套话,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礼节上无疏漏。

写完,装订好,交给信使,随之送往楚国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