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送别(1 / 2)

在陷害于少保一事中,不管这是石、徐等人的本意也好,还是受到了朱祁镇的授意,但既然是他们挑的头,那么这口黑锅,也只能是他们来背,他们不背,谁背,朱祁镇吗?怎么可能,又当又立是他们这种昏君的惯用伎俩,怎么可能跳出来。

石亨府,除了王骥、袁彬之外,所谓的“夺门功臣”一个不拉,都在。王骥其实是看不上武臣的,他是以文转武,平时还是文人做派,处处以文人自居,但再怎么以文人自居,也改变不了他现在是武臣的事实。

之所以参与夺门,是不甘于现状,武臣的权力都被文臣褫夺的差不多了,他自然不乐意,不过他也不屑于跟石徐等小人一样,陷害忠良,所以,夺门既成,双方也就分道扬镳了。

而袁彬则是入值宿卫,况且以他与张璟的关系,肯定也不会跟石、徐等人一条道走到黑。

石亨、徐有贞、孙继宗、张輗、刘敬等人都是沉默不语。

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可谓是风云突变,张璟那番话说完后,张璟自己是痛快了,也让许多心存公平正义而或惧于权势、或拙于言辞的朝臣心怀大畅。

但对于这几位可就不友好了。

一则,因为张璟的一番慷慨陈词,他们陷害于少保等人的既定目标未能完成;二则,极有可能因为张璟的这番陈词,而使得他们所谓“夺门之功”大打折扣!

若按照张璟的说法,夺门什么的,简直就是多此一举,那他们还有个屁的功劳!

所以,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大事就成了如何让夺门变成合法的,那自然只能攻击张璟的言论了。

“不想这黄口孺子竟如此巧言令色,”石亨叹气,“若夺门无功,我等皆为佞臣矣!”

“太师多虑了,”徐有贞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景泰不讳,陛下趁机复位……”说着看向在座的几人,有些话是不必说清楚的。

石亨等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的确是这么个理,得位不正的朱祁镇想要维持夺门的合法性,就必须重用他们几个,所以,他们的功劳是绝对跑不掉的。

功劳虽然跑不掉,但被张璟这么一掺和,他们也是打心眼里敌视张璟。

“此人不能留,”曹吉祥发狠,他与张璟可谓是早有龃龉,以他这等阉人的小心眼,怎么可能放过张璟,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于是他便成了倒张的急先锋。

“老师傅此言甚是。”徐有贞点头,今日他被张璟骂惨了,当年建议迁都后,他的名声算是臭了,不得已改了名,好容易才爬起来,不想旧事又被重提,到现在他的脸都是火辣辣的疼。

毕竟做人嘛,无论是忠是奸,都得有自己的立身之本,这要是个软骨头,谁瞧得上啊。

所以,要说最恨张璟的,徐有贞绝对是第一个,就是曹吉祥也得靠边站。因为张璟把他的老底都掀开了,让他本来已经淡出大家视线的软骨头形象一下子就以令人猝不及防的方式,重新出现了。这让他这几年的努力几乎成了无用功。

他如何能不恨?

“你是兵部尚书,想整治他还不简单?”石亨冷哼一声说道,他也是有些不喜,夺门他是首功,却只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师的虚衔,实权半点都没有,就连京营总兵都没他的份,倒是徐有贞一下子就升了兵部尚书,眼见着就要入阁了。

这让石亨如何能不羡慕嫉妒恨?

徐有贞虽然是个软骨头,但他心思灵巧机变,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通过改名这样的骚操作,重新起复。他此时很理解石亨的想法,任谁操心费神的谋划一番,终于做成了大事,成就了大功,却蓦然发现,自己竟然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心情都不会好的。

徐有贞也不刺激石亨,能屈能伸是他这等佞臣的标配,连这点气都受不了,还做什么大事?

“太师所言极是,某正有此意。”徐有贞笑呵呵的,跟个弥勒佛似的,丝毫看不住夺门之夜的狠厉。

作为兵部尚书,他若是想整治张璟,简直不要太简单。

至于于少保,他们都默契的没提,都这样了,还想着打于少保一耙,根本不现实,就连这样,他们几个的名声在民间、士林都已经臭不可闻了,若还想干点什么,说不定真能被京师百姓给扔臭鸡蛋、烂菜叶,这虽然不致命,但丢脸。

要真如此,他们干脆也别做官了,都不够丢人的,就算他们不要脸,朝廷也得要脸啊。都这样了,还当什么官,回家种地去吧。

十九日,天刚刚亮,于少保一袭青衫,与董氏夫人一起走出府中,上了门口的马车,朱骥亲自执鞭,为岳父、岳母赶车。

四下俱寂,唯有车声粼粼,碾过青石街道,没于微薄的晨曦之中。

于少保掀起帘子,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这座他力挽狂澜,保卫下来的城市,目光中满是感慨,留恋,更多的却是欣慰。

所谓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君可是不舍?”董氏夫人看着自己的丈夫,轻笑着问道。

于少保摇摇头,收回目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老矣,老矣,趁此残年,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岂不快哉?”

是啊,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丈夫的品格,董氏夫人岂能不知?

“岳父,胡、王两位尚书在前面等候。”除了崇文门不远,朱骥停下马车,向于少保禀告。

于少保闻言,下了车,走向胡濙和王直。

“有劳洁翁、俭翁相送,谦不胜感激。”于少保对二人拱手施礼。

胡、王二人还礼,“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无独有偶,这三位都是江南人士,胡渊洁是江苏武进人,王行俭是江苏金陵人,而于少保却是浙江杭州人。

于少保点头,“谦先行一步,二翁回乡后,务必告与我知,若有暇,当登门拜访。”

哈哈,三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同朝为官这么多年,或有政见不合之处,却无彼此攻讦之怨,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正是如此。

三人之间,都已经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互相致意一番后,便告辞分别。

目送胡、王二人上了马车,彼此再次致意后,于少保正上车,却见朱骥正在左右张望,不由问道:“何故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