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姓的报仇雪恨(1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5038 字 2022-11-17

东江军要走了,蓟镇已经残破,崇祯要尽快建起京师的外围防御,以战马换火枪,想法可以理解。

一匹战马换一枝火枪,对于东江军来说,不吃亏,还赚了。何况,这是皇帝的意思,也不好拒绝。

至于泄密的问题,自从东江军开始大量装备,郭大靖就没担心过,也知道防不住。

燧发火枪的问世,并不意味着就能推广应用。这里面有一个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应用的急迫性。

况且,在目前明金形势消涨,战略形势大转变的关键时刻,还担心这些多余的问题,实在是不智。

按照明朝现在的技术水平,制造燧发枪不算困难,但体制不改,腐败不除,造出来的火枪也不堪用。

从上到下都烂透了,再好的政策也执行不下去,或者被下面的歪嘴和尚给歪曲成了恶政。

现在,有了一万五六千匹战马,飞骑恢复实力,并大幅扩充,已经没有了困难。

“半年时间,能不能训练出一万飞骑?”郭大靖举杯向旁边的刘兴祚示意了一下,笑着问道:“七八月份,某准备再展开一次攻势。”

尽管建虏收缩了防线,但在郭大靖看来,不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收复这些土地也不是太稳固。

此次跨海远袭,可以说是让郭大靖打开了思路。充分利用水师之利,使建虏左右支拙,不得不分兵,便是下一次军事行动的宗旨。

在辽东,有两个地方是建虏必须要死守,不能够轻易放弃的。

一个是辽沈,那已经是建虏的统治中心,沈阳更相当于都城所在,还有老奴的坟墓。

另一个则是赫图阿拉,建虏所谓的龙兴之地,尊称为兴京,也就是原来的建州卫。

赫图阿拉与辽沈相比,虽然在经济、军事上的意义并不算大,但政治意义非同小可,相当于建虏的老家。

老家有难,建虏不可能不救。因为一旦被毁,对于民心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郭大靖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便计划着沿鸭绿江北上,翻越长白山脉,直捣其老巢。

天启四年,东江军曾派出一支部队,沿鸭绿江秘密北上,进入长白山区,在后金的大后方进行袭扰,在高岭、沙松牌接连获胜。

因为是小规模的特潜队中,也是袭扰作战,此次深入敌后的战果并不大。

而郭大靖的行动计划,至少要出动一个协,再加上炮兵和飞骑,达到近两万人马的规模。

最好能毁掉赫图阿拉,给建虏造成心理上的沉重打击。即便达不到这个目的,也要迫使建虏不得不分兵,加强建州卫的防御。

要知道,现在建虏的主力基本上都盘踞在辽沈,这对东江军在辽南的行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所谓批亢捣虚,敌人哪里虚弱,就攻击哪里。使其疲于奔命,始终陷于被动。

况且,建虏收缩防御后,放弃了镇江、宽甸地区,便不能对鸭绿江上的船只进行有效监视,用水师溯流而上,潜入敌后的行动就更具有隐蔽性。.CoM

而建虏在京畿遭到重创,皇太极被活捉,也势必影响到朝鲜的态度,应该能够提供更多的便利。

刘兴祚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脸色有些涨红地说道:“别说一万,只要战马足够,两万也不在话下。”

停顿了一下,他又嘿然笑道:“当然,时间越长,训练得越好,战力也是越强。最好再宽限两三个月,保管达到目前的水平。”

郭大靖微笑颌首,不再继续就此话题深入。

半年并不是准确的时间,八九月份也可,那时节的天气也比较炎热,建虏也不是很适应。

打仗嘛,也讲究个天时。就象建虏的发动,多在秋冬季节,也是出于自身的考虑。

一万多步兵,再加千八的炮兵,飞骑呢,有个三五千,就足以在赫图阿拉搞出大动静。

模糊的作战计划逐渐在郭大靖的脑中逐渐清晰,特别是有了火箭这种便携的类似火炮的武器,他对于获胜的把握更大了。

“郭帅,末将敬您一杯。”又有将领上前敬酒,打断了郭大靖的思绪。

郭大靖言笑殷殷,举杯一饮而尽,直觉得胸中火热,恨不得马上就回到辽东,再与建虏厮杀较量。

………………

长长的队伍松松垮垮,在寒风中向着家乡前进。

这些都是被掳掠的百姓,就在这年关将近的时候,却不能呆在温暖的房屋中,回到所在的乡镇,也是一个破烂的家。

好在,他们都背着不少干粮,带着东江军每人发放的二两银子。如果由官府来处理这件事,肯定不会如此宽松。

沿途的村镇县城,很多已经被建虏蹂躙,新任的官吏忙于地方重建,也给这些返乡的百姓提供不了多少的帮助。

“家里的盆盆罐罐应该还在,苦是肯定的,希望官府能够赈济,别误了春耕。”一个中年男人停下脚步,把松垮下来的粮食袋重新背好,叹息着。

魏庆和摇了摇头,看了妻子一眼,温声道:“累了吧,咱们歇歇?”

妻子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前面那片树林挡风,看着好象有人生火,咱们就到那里歇会儿吧!”

魏庆和痛快地答应着,携着妻子,很快就来到了前方小树林。

已经有不少百姓在背风的地方生起火,围着火堆,烤着饼子,有的还用带的瓦罐烧着雪水。

“大兄弟,不用捡柴烧火了,就在这火堆旁将就一下吧!”一个脸色黝黑的汉子招呼着,身旁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魏庆和犹豫了一下,向妻子投来征询的目光。

妻子看到那两个孩子,其中有个丫头,亮晶晶的眼睛眨巴着,不由得抿起嘴角,轻轻点了点头。

两家人围着火堆凑到了一起,这样的事情很常见。路途很远,路上互相帮衬照顾,还不是应该?

小丫头身上裹着皮袄,一点也不合身,显得甚是臃肿。少年身上披着半条毯子,一根绳子草草地系在腰间。

百姓中象这样打扮的很多,为了保暖也顾不得许多。很多毛皮袄子,都是从建虏身上扒下来,草草清洗,便分发给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