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黄袍(2 / 2)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4255 字 2021-11-02

“请监国称帝,以安民心!”

“监国已立不世之功,当继承太祖遗志,承继大统!”

“将士们只服监国,监国不登基,奈三军将士何?”

来了,终于来了!

虽然朱亨嘉对此事早有准备,面上却是一副吃惊的样子,“卿等这是做何?孤早有言在先,暂时替先帝一脉监国,待寻到先帝后裔后再还政。岂可为此不忠不义之事?万万不可!”

“先帝子孙,皆亡于胡虏之手,请监国承继大统,以正人心”。

“莫说先帝子孙已故,便是健在,无尺寸之功,如何继位?监国有复国大功,军民百姓无不拥戴!监国不允,奈天下苍生何!”

百官们纷纷劝进。

这种事,岂有一劝便成的?

朱亨嘉头摇得似拨浪鼓,“不成,不成,卿等是把孤架在火上烤啊!”

断然拒绝,往棂星门走去,此谓“一辞”。

过了神道,进入大金门。

赵勇、张成武、孙广威等将领,带着三军将士齐跪于地。

“请监国称帝,以安将士之心!”

才辞了一次便受了,吃相有点难看。

“孤德薄,焉敢登帝位?卿等还是从其他藩王中另选贤能吧”,朱亨嘉再次拒绝,走出了大金门,此谓“二辞”。

来到禁约碑,余朝相、杨辅臣、高明贵、李元胤等文武再从跪请,“请监国登大宝,率领臣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第三次了!

朱亨嘉心尖儿狂跳,嘴上却再次拒绝,“孤才能平庸,焉敢有非份之想?”

关守箴朝杨辅臣一使眼色。杨辅臣急和众将将早已准备好的龙袍取了出来。

好袍!美奂绝伦!

共有织有十八条五彩龙,领缘中为一正面祥龙,左右分列两条相同的五彩行龙,两袖为两条龙首向上、面向前襟的升龙,另有仙鹤、灵芝、华虫(袖子上的四只鸟)等纹饰,以金线织成,金光闪闪。

好看是好看,穿不了!

龙袍是上衣下裳,讲究的是:“天衣无缝”,没有缝,穿起来不方便。需得选专门的静室,由心灵手巧的宫女伺候方穿得上。

众将都是粗人,不管那么多,直接将龙袍胡乱裹于朱亨嘉身上。

孙金鼎一使眼色,诸大臣皆跪伏于地。

“万岁!”

“万岁!”

“万岁!”

惊天动地的万岁声,震得紫金山发抖。

按说到了这一步,尘埃落定,可以回京了。可朱亨嘉却身裹龙袍,听着群臣的万岁声,期期艾艾地赖在禁约碑不肯回京。

众臣无奈,聚在一起商议。

关守箴问郑封:“郑公,您可知监国龙袍都披了,缘何不肯回京呀?”

郑封一脸懵懂,“予亦不知,按说百官也呼了万岁,可以回京了呀!”

“是呀”,关守箴也纳闷,“将士们也劝进了,还有哪里没做好?”

“百官、将士”,孙金鼎忽然吼道:“予明白了。百姓!还差百姓!”

关守箴一拍脑袋,“对呀!怎么把百姓忘了!光有百官、军队劝进,没有百姓劝进,这怎么能显出众望所归?难怪监国不肯走!”

关守箴急对赵勇道:“赵将军,汝速把周围的百姓聚集起来,向监国劝进”。

“关阁老放心,末将便是绑也要把他们绑来!”

“不,不可以绑,得劝!汝告诉他们,凡是愿意劝进的,每人赏五斤米”。

绝大多数情况下,封建王朝的官员们都是将百姓抛诸脑后的,也难为他们,此时居然能想得起来!

很快,赵勇便组织了万余百姓,向朱亨嘉劝进。

看着这些口呼“万岁”,欢呼劝进的百姓。监国靖王很开心,终于迈开龙步,裹着龙袍,上马返回南京。

数年后,丁魁楚编篡《明史》(本朝编本朝的史,史家并不承认),假惺惺地找当地百姓考据当时劝进的情景。

“汝等缘何劝监国登基啊?”

有年轻人不知轻重,说了实话:“因为参与劝进可以得到五斤米”。

丁魁楚眉头一皱,冷哼一声,“难道汝不是因为爱戴监国,才劝进的吗?”

有老农急忙拽住年轻人的袖子,“禀太傅,小人等皆是竭心拥戴监国,才劝进的”。

于是,丁老太傅所编《明史》记载如下:“闻帝祭孝陵,百姓竭诚拥立,至有垂泪泣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