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怪书生(2 / 2)

想是这么想,他其实只是希望人们别再那么麻木。

他只需要民族主义抬一点头,再配一点点民主意志,不用太多,只要搅动这潭封建的死水,使其强于普通军阀……

……

三个书生却是爱较劲的,不免与王笑争论起来。

说是争论,更多时候还是一种探讨。

“怀远侯要这些军户去争取,岂非乱了秩序?”

“因为腐朽的秩序让楚朝到了如今的地步啊……”

孙知新忽然道:“侯爷不觉得自己所说的道理相悖吗?没有新的制度,怎么能让士卒们做到这些?”

王笑更诧异,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只是想先画个饼……”

“侯爷别开玩笑可以吗?我认为,要想让每个士卒拥有侯爷所说的信念,需要更深的变革才行……”

话题有此开始,渐渐深入起来。

“要他们卖命,他们得先吃饱饭,由我这个侯爵为他们去争就是对的,他们自己去争就是错的?这道理不对……”

夏向维道:“乱了秩序不如建一个新的秩序,侯爷不如说说这些乱象的根由?”

“这就要说到社会制度的问题了,说到底,楚朝的制度太腐朽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王笑一边吩咐着诸多事务,让士卒们都下去歇息。

三个书生却还在纠缠着他。

王笑难得的有些耐心,与他们在青龙河边坐下来闲聊。

他其实挺惊讶这三个书生的某些想法……

~~

楚朝有个很有名的文社叫“复社”,由十几个文社联合而成。

其中有个文社叫“香山同社”,主张改革政治,追求民主自由……

孙知新、夏向维非同认同香山同社的思想,常与朋友们讨论,但胡敬事以前就听不太明白。

这天晚上却不同,胡敬事坐在河边,听着朋友们向王笑问了很多问题,且越问越深,也渐渐领悟了一些什么……

“更先进的制度是什么样的?”

当孙知新忽然问了一个问题,王笑沉吟着重复了一遍,缓缓说了起来……

时间便在这样的交谈中一点一点过去。

王笑小时候政治课学得也并不好,没有一个很系统的思想体系,也不知哪些是适合这个时代的、哪些是不适合的,大多时候只是想到哪讲到哪。

这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此时此刻,他就像是一个传道士在向信徒布道。

胡敬事、夏向维、孙知新三人却是听得极为认真。相比于那些军户,他们才是真正能明白这些内容背后蕴藏着什么的人。

每每王笑说一句话,他们便要沉思一会,再提出新的问题。

王笑忽然也明白自己今天的耐心源自于哪里……有人想在黑暗中试图寻找一条坎坷而曲折的路,他并不介意推一把。

他知道,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思想萌芽。

现在是此后两百多年之中,统治阶级政权最不稳定、封建官僚最腐朽却又脆弱、农民生活最黑暗悲惨的时期。多数人在官僚豪绅的压迫之下,已经对整个王朝丧失了信任和期待,麻木不仁地等待着拜倒在异族的铁蹄之下。

滂沱大雨中,他惊讶地发现,其实雨中是有一点点火苗的……

~~

王笑认为,今天说的这些超前了。

原因在于,王笑的高中历史课本的叙述方式是以事件来的。比如,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但秦与汉的叙述让人以为他们相隔了一个时代。同理,王笑先学了中国古代史,再学世界近代史,让他下意识觉得这个时代的思想很落后。

他觉得奇怪,为何会有三个这样的书生呢?

超不超前这种事怎么说呢,这时代的人并非没有民主思想。同时期的欧洲已经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解放思想的文艺复兴,正在酝酿思想启蒙运动。

同一年,在英国,反对君主专制的战争已经爆发,克伦威尔已经在马斯顿草原之战击败了王党军。

同在这一天,西方启蒙思想的先驱——格劳秀斯,正从瑞典返回荷兰,他的法学理论已经帮助荷兰、英国成为新兴的海权国家;

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托马斯·霍布斯,已经完成了《论公民》的创作,正在书写他的巨著《利维坦》;

现代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正在书桌前继续他的学业,并不知道他的理论将激励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与此同时,东方的青龙河畔的这一场谈话堪堪发生……

总有些王笑意料之外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哪怕它的影响在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