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论剑(1 / 2)

秦国炼气士 揽渊 3737 字 2021-09-12

“朕听闻剑者有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诸位就以剑来议论吧!”

比起外面的热闹,这里倒显得很是安静。

始皇帝坐在主座,两侧坐满了各家学说的子。

就连一向不注重礼的墨家,也变得开始遵从于礼,和身旁的儒家一样,变得一板一眼的,正在躬身听着主座皇帝所说的话。

剑者有三,这是出自《说剑》。

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

太阿为天子剑,赤霄,龙渊虽有成为天子剑的资格,但此刻也不过是一把诸侯剑。

至于其他人那就只配佩戴庶人剑了。

始皇帝话音一落,众人就将目光转向杨朱之学的“子”。

杨朱之学当代的“子”被称之为素子。

他是继詹何之后的杨朱学派新立的“子”。

在此之前,钟无昧,孔鲋他们甚至不曾听说过他的名字。

素子很年轻,比起这庭院中一群垂垂老矣的老头而言,三十多岁的他,已算是壮年了,但他博学多识,不然也不会成为杨朱学派的子了。

素子站了起来,朝始皇帝作揖行礼,而后离开蒲团,走出身前的黑色案几,步入中庭,道:“然也,剑者有三,为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

“天子剑曰权,权柄之下,天地山川皆可成剑,君王以权御之。”

“诸侯剑曰力,能整山河,定乾坤,视庶民剑为剑,诸侯以力取之。”

“庶人剑曰欲,欲在人心,生,老,病,死,逃不脱欲字,生者欲富贵,老者欲青春,病者欲康健,死者欲长生,庶人因欲而生,为欲所导。”

“天子能御山河,诸侯能御庶民,而庶人为欲所导。”

“故庶人需节欲,需重己,修力,得力,进而修权,得权,而后可以御天下。”

素子侃侃而谈。

他同样也将剑,一分为三。

权,力,欲。

并阐述了如何掌控力,掌控权。

庶人需要节欲,如何节欲,他没说,但这些老头子岂能不知道他想说的什么。

如何节欲,那不就是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何为全性?即顺应自然之性。

何为保真?即保持自然赋予自己的天性。

人的本性是什么?

孟子说,人性本善。

荀子说,人性本恶。

始皇帝推崇韩非,视李斯为股肱。

你说他信奉什么?

人性本恶,食色喜怒哀乐是人性的恶,是人的欲。

那么就需要抑制人性的恶,那不就需要节欲吗?

说到底,一句节欲夹了自己的私货,后面的重己就更不用说了。

素子这一手玩的这么花?

孔鲋没有说什么,他不喜欢始皇帝,干脆一言不发,倒是他身后的一儒生走了出来。

“非也!”

先说了一声,而后这儒生对始皇帝行跪拜之礼,而后转头看向素子道:“先生此言缪矣。”

“天子剑天子佩之以仁德,诸侯剑诸侯以礼,庶人剑配之以教化。”

“天子因仁德,而引天地剑气,凝而为剑,是上天赐之权柄。”

“诸侯因礼而得天子赠剑,庶人因教化而得剑。”

“庶人需推行教化,教化一方,因教化而具德行。”

“庶人以礼治家,家齐而行教化,教化一方而积仁德,又以仁德御天下”

“君王行王化,使黔首富庶,知礼明德,如此天下大同,由此蓄天子剑气。天子权柄一握,而天子剑生。”

天子剑是仁德,诸侯剑是礼仪,庶人剑是教化。

素子说,庶民需要节欲,重己,然后才能掌握“力”,进而握住“权”。

重点在于节欲和重己。

而檀滕说,庶民不需要节欲,也无需重己,需要的是教化。

天子以仁德治世,推行王化,于是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百姓因仓廪足而知晓礼仪,道德。

因为知晓礼仪道德,从而能够以礼去要求自己,去节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天下大同的地步。

到了天下大同的境界,便是人人为公的世界。

每个人都把对方看的极重,为对方考虑。

名义上反驳了重己的理念,但实际上,若是天下达到了大同的地步,那也与重己无疑。

因为人人都在为对方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人人都可以任意地活着。

不需要节欲,不需要重己。

只需要天子修德行,推行王化,就足矣。

檀滕反驳了素子的话,从仁德,礼仪和教化三方面去说。

向始皇帝说自家的理念。

这两家这么一说,似乎有些不对劲。

这不像是论剑,而像是在争正统。

杨朱学派和儒家之人在争正统。

檀滕刚说完,素子还没有反驳,钟无昧便哈哈大笑,向始皇帝说了声恕罪,然后就开始说自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