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制和举荐制看似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国事委员的推荐制是一种肉烂都在锅里的产生方式,选拔范围非常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现有的这些高层手里。而国政委员那边的举荐制就大不一样了,采用的是层层推举、下举上选,地方和高层互相制约,官员不但要对上负责,也得顾及同僚和下属的利益,是通过阶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邦德、万事开头难,你准备从那个方向先行下手,将这事给启动起来?是不是要在湘西这地方先开始?”
“川、湘、黔交界地区山区众多,存在着大量的土民、这里有不少土司、土寨存在。同时这里又和咱们传统汉地犬牙交错,在这一带先行开展熟化战略最为合适。所以吾准备,在这三省先行试点,积累和总结经验,为以后全面展开铺路。想要把民地熟化为好地,把土民熟化为汉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就需要大量的精干官吏。吾的想法是这样的,让内地各省对口援边,从各省抽一些精干官员支持这三省的熟化工程。抽过来的官员必须是精干力量,任职期满、成绩突出的,回到原籍优先提拔和重用。”
后世的援边干部制度,李振新觉得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这样干首先会减轻被支援省份以及中央朝廷的负担,同时也会让一批能吃苦、工作能力突出的官员脱颖而出,更快的成长起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这事得和国政院做沟通,咱们国事委员会不好直接决定吧?”
“自然要和国政院做沟通、不过在这次集会上,咱们可以先把方向定下来。然后回到京师,再让国政院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熟化土民和边民是长期战略,朝廷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实话说,吾这边也就是起个头而已,关键的实施环节,还得压在宁宇你这一任身上。”
这番话一说完,李定国的表情更为郑重起来,显然这是再给他压担子啊!现在的朝局走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这几年李振新一直在放权,朝廷上下对李定国即将接过大明权柄这事基本形成了共识。可说实话在内心深出,他并没有做好接权的准备,甚至非常忐忑。
人就是这样,对于权势谁都会有野心,即使李定国也不例外。接过大明总裁的权柄,真正成为掌一国兴衰荣辱的最高决策者,李定国不是没有这样的渴望。可当这一天越来越临近的时候,又有那个人能坦然受之?特别是像现在这种情况,权利的过渡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若是通过政变或者是强权接班,哪时候人是勇气大过一切的,可现在的清形是一种自古未有的平和方式。弄的李定国现在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自己做总裁会比之前的那个好吗?会让大明走向更大的辉煌吗?哪怕做不到那样好,但起码不能做的太差吧?李振新留给自己的可不仅是权利,还有巨大的压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