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两百六十章 基于现实(2 / 2)

正因为这一明确的底线,在今年铺设完物流园之后,并州各郡基本已经保证了肉类能安稳的送到各地了,这点可以说是极大的进步。

“看到这些成果,我也更有信心干下去了。”郭凯的笑容之中的自豪几乎不加遮掩。

“现在也就做了一个并州,接下来冀州才是大头,并州地广人稀,考虑起来周转的余地多,冀州当时只做了一个框架,又经历了一次官场的动荡,好好处理。”陈曦笑着对郭凯说道。

“其实冀州的话……”郭凯带着几分犹豫说道,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这话,毕竟真要说的话,多少有些过线。

“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你好歹也算是一部的副官,有资格在这种事情上提意见的。”陈曦对着郭凯说道,他也想听听郭凯想说啥。

“其实冀州的情况,真要说进行物流铺设的话,其实调整某些城市的位置更好一些。”郭凯想了想,还是没有隐瞒,他毕竟第一年跟着简雍的时候,就去过冀州,所以清楚冀州的问题。

郭凯这话说出来的之后,鲁肃第一个笑了,而后陈曦则摇了摇头,“其实如果纯粹是站在交通便利的立场上,你说的是正确的,但很不幸。冀州这个地方啊,很多城市是不能动的。”

“这样啊。”郭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确实是从交通物流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

“有些东西已经立在那里,绕不过,只能基于当前的现实去获取一个当前局面下的最好结果了。”陈曦很是无奈的说道。

就跟集村并寨一样,陈曦也知道,自己当初集村并寨的路数站在如今国家的层面上并不是最优的方案。

诚然集村并寨无论如何都是最正确的方案,也是陈曦目前一切施政手段的基础。

没有那千多人,甚至两千人规模的大村寨,陈曦很多配套设施都没办法建设,而没有这些配套设施,陈曦对于这个天下也很难进行管理,更不可能做到将政权深入到地方。

说句过分的话,刘备能在每个村寨都认识人,有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现在的村寨都是被陈曦强行合并到一起,成为大型村寨之后,才有供养一支完备民兵队伍的基础。

换成曾经那种十几户,几十户一村的情况,还民兵队长率领一支民兵小队?还供销社?还普及教育,纯属扯淡了。

假设十几户人一村的情况,多两个人吃饭,在这种物资不丰富的时代都够要命了,更何况供养可以狩猎猛兽的民兵队,供给学堂,沟通内外,传递情报,兴建其他的新产业等等。

这都是需要足够的人手才能启动,不集村并寨,陈曦不说是啥都做不到,最起码想要将国家政体的触手延伸到村这个层级是完全不可能的,没这一手,哪怕是拔除了世家,也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汉室当前的体制,说是三公九卿,实际上已经夹杂了很多不同的玩意儿,阶层的划分也逐渐的明确,对百姓是一套全盘的体系,对世家是另一套体系,而这些体系相互穿插,但却并行不悖。

可这些体系的基础,全都建立在集村并寨之上,没这个,其他全都是空中楼阁,有这个,其他的才有运行的基础。

然而真要说,陈曦的集村并寨是完美的吗?

陈曦都不信,他自己都能看出来,在集村并寨的时候,对于新村寨安排的位置并不是什么最佳位置,甚至某些村寨别说是最佳位置了,在目前全盘考虑的基础下,位置甚至有些坑爹。

可陈曦难道能一个个的进行调整吗,完全不可能,只能将错就错了,除非是某些村寨的位置实在是坑爹,会进行调整,其他的就这么着吧。

“不可能一个个的调整的,除非是布局有重大问题。”李优同样给郭凯解释道,“而且这种重大问题,还得是那种解决了之后,有泼天好处的,才会进行调整,否则只能先这么将就着过了。”

迁移是不可能迁移的,陈曦已经不能像当年在泰山的时候,法正当齐国相,一声令下,将临淄城迁徙了数里。

当时法正能那么做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法正够强,而且人在当地能控制的住本地的官僚,换个其他人,搬这一下,哪怕未来有好处,且好处可见,恐怕还没搬呢,就倒台了。

而法孝直这个层级的文臣,说实话,就算是汉室鼎盛期,也不多,别看这家伙跳脱,这也是真大佬了。

郭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没有经历过政治斗争,一直都只是干活,别的事情自然有人帮他处理好,根本没考虑过城区迁移对于当地的影响会有多大,以及会有多少的利益变化。

“不过冀州的话,我倒是知道有一座城肯定要迁。”陈曦笑着说道,而李优闻言则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元氏城肯定要迁移的。

“胜之,你到冀州之后,记得去常山郡,和谷太守好好商讨一二,他虽说已经选定了位置,但新的郡守府选定之后,其他县府也可能需要调整,到时你一并帮他调整到最优。”陈曦对着郭凯叮嘱道。

谷习从李优这边拿到钱之后,除了修路以外,剩下的就是迁城,目标基本确定是迁到滹沱河旁,后世石家庄的位置,贯通并州和幽州的道路,成为北方物流集散中心。

计划是做的很好,钱也拿到了,然而到现在都没动工。

换其他人的话,李优和刘晔肯定会派人去查证到底什么情况,是钱被漂没了,还是设计出问题了,但由于常山太守是谷习,那人的道德水平过于离谱,两人都当没看到。

估摸着谷习有钱又有命想要做到最好,可找不到最佳布局,只能干耗着等简雍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