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拍砖(2 / 2)

影帝的懒散人生 迅康 3267 字 2021-08-06

“这部电影只拍了一个月,拍摄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怀疑自己,但是白天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夜里躲在厕所里哆嗦。我会继续努力,拍更多我想拍的电影。谢谢!”

台下的同行也很给面子,十分热情的为之欢呼。

梦想也好,抱负也好,年轻电影人来到西宁,想要获得的最单纯的一样东西便是认同,观众的认同也好,评委的认同也好,都是那些一无所有的青年电影人所需要的。

奖项和奖金都是添头,对于他们来说,能在电影放映后看到观众的笑脸,听到观众的掌声,能跟观众直接面对面交流就是最大的收获。

first让电影和生活是如此的接近,观众观影的观点也可以在这里充分自由地表达,不管是分享、肯定还是质疑,任何观众都可以在first直截了当地表达。

但是,更现实的情况是,新人导演其实并未在当下的市场得到充足的机会。

文木野和忻玉昆只是极为少数的存在,走出电影展,众多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将面临的是只靠电影梦想和情怀无法说服和改变环境的残酷现实:大部分人在放弃项目的生存边缘挣扎,甚至连一些已经有过不错文艺片作品的公司也时刻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尴尬局面。

即使如此烦恼,在每一年的七月,first还是努力如约而至。

它给了只有一个剧本、什么都没有的青年电影创作者授予奖项和资金。

也给刚刚拍完第一部长片的导演两千人的放映舞台、让他们第一次面对观众。

它让孙红磊等知名演员对这里“久仰大名”,甚至愿意用“便宜好用”调侃自己、表达与青年导演合作的强烈愿望。

在这里,在被唐道637、索菲特酒店和青海大剧院围起来的一片只留给电影的土壤里,所有电影人和电影梦都可以在此肆意发声,他们被理解、被尊重,甚至被相信未来所有和电影有关的可能性都会成真。

即使走出first,这些都将被残酷打碎或者重新接受现实的审视,但属于电影的那几天、几百米范围内的乌托邦里,造梦、逐梦的故事从未停止。

颁奖礼结束,这里的繁华暂时告一段落,可是,对青年电影人来说,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是被拍砖,还是被人看上然后添砖加瓦,都是之后的事情,是一段全新的旅途。

······

总而言之,忻玉昆这一趟是非常成功的,献出了足够惊艳的处女作,在自己那张薄薄的履历表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更重要的是,他在众多影视公司面前刷了一波脸,未来要投资绝非难事。

光是展映之后就有不少公司上来邀约,而在获奖之后,大大小小十余家企业更是挤破了门。

而他也很有逼数,得完奖立刻换了手机号,婉拒了所有邀请,回家琢磨新剧本去了。

不管他的新剧本如何,公司应该会继续投资下去,当然,还是通过七十二变计划来进行。

许磊的《尘土飞扬》也是一样,这都得按照程序走,一点不能乱。

当然,这次过来,青年影视也和first影展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之后的每一年,公司都会过来参加创投会,选择感兴趣的新项目对接投资。

有这么两位成功案例在前,公司等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信心的年轻电影人若是选择投资,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培养出宁皓、杨青、郭凡以及忻玉昆等人的青年影视。

所谓名声在外,正是如此!

说到杨青,自从去年回了一趟重庆之后,这货就一直窝在家里当宅男,据说是要攒出一个关于家乡重庆的本子,也不知道进度如何?

而去大理停车枫林晚一路之后,岳晓君回了京城就剃了个大秃瓢。

据宁皓说,这是一路上有所见有所感,天人感应之下,他决定把自己这趟经历写成剧本。

万年一听,这踏马不是《心花路放》吗?

不管了,宁皓和岳晓君俩就是绝配,甭管怎么折腾都拍不出垃圾电影,随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