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装孙子的差事(2 / 2)

大魏春 眀志 3121 字 2021-08-06

自东汉后,各级官服都已有了颜色的区分,包括冠(官帽)、佩(玉佩)、绶(佩玉时的丝带)等都有了严格的规定。

但“魏晋风度”不是白叫的,管你什么礼法,我只蔑视之,孝文帝汉化前,还专门下旨,严令百姓不得光屁股。所以传自南北朝,特别是鲜卑人入主中原后,衮冕制度已经形同虚设。

直到元宏彻底汉化,才重新承袭汉制,恢复了冠冕制,不过也只是一部分:只规定了国礼、大祭时,大朝服才会“随品级各有差”。平时上朝、上衙等,均可穿常服,也就是官衣。

也是元宏所定,晋是金德,金生水,所以魏承水德,尚黑,常服自然也就是黑色的。

以下才会略有区别,文武冠冕不同:文带进贤冠,武带武冠。

武官以武冠上的金、珠、貂尾等饰物区别品级。文官则以进贤冠顶上的竖梁区分:公候三梁,九卿(一品)至博士(正八品)二梁。以下一梁,但只有士族子弟、太学、国子监、四门小学等官学的学生能戴。

所以此时的李承志虽是从七品,穿的却和正一品的高肇一样的官服:黑袍,黑靴、进贤冠。

平时看着俊秀无比、见人就笑的李承志,等穿上这一身之后,凭空就多了几分威严,竟有了些不怒自威的气度。

给他梳头束冠的伯母和两个姨娘啧啧称奇。

李承志哪有心情听这些夸赞话,心不在焉的客气了几句,就跟着李承先出了府。

此时一想,太乐与太史均属太常。两兄弟竟是同署为官。

但入监视事之前,李承志先得去午门一趟:他这官是皇帝御口亲封的,虽然十之八九进不了宫,但哪怕装样子,他也得到皇城外做个揖。

进了铜驼街两兄弟便分道扬镳,一个向南往太常,另一个向北往皇城。

时间还早,李承志先去了一趟景乐寺,知会李睿等人已封官的消息,告诉李睿有急事便去太常寺找他,而后又存了马,步行走向闾阖门。

也是巧,刚到午门前就碰到了给他和元悦行过杖的那两个金甲力士。再往远处一看,大太阳底下的青石板上展展的趴着两个人,浑身上下脱的就是一条犊鼻裈(大短裤)。

那两个力士一眼就认出了李承志,早就心生敬意,竟客客气气的道着喜:“郎君这是选官了,恭喜恭喜!”

“客气客气!”李承志笑咪咪的往四周瞅了一眼,看四下无人,自然至极的从袖子里摸出两块铜铤,每个人的手里塞了一块。

“还未谢过二位将军昨日手下留情之恩,本想请二位小酌几杯。但这一选官,就不知拖到何日了,只能慢怠二位了……”

两个力士有些懵。

只见过杖前对他们客气,但挨过打之后还给他们送礼的,今日真是第一遭。

莫不是李承志已有预料,估计日后还得被杖,因此想提前落个人情?

哪有那么夸张,李承志只是就事论事,确实感激这二位手下留情。

这么热的天,真五十杖下来,别说会不会破伤风或是感染,光是每日出汗就够他受的……

不等二人拒绝,他飞快的使了个眼色,指着趴在底上的二人说道:“这二位又是犯了何事?”

力士脸上顿时露出鄙夷之色:“矮壮一些的为安定候、积射将军抱老寿。高瘦一些的是阴平子、原豫州参军石荣……

二人换妻易妾而奸,所生一子三女已不知为谁之后……被御史中尉王显所奏,陛下盛怒,尽除二人爵职。并令暴晒三日,每日午时正鞭五十……”

李承志眼珠子差点瞪出来:好家伙,挺会玩啊?

还一个候爵一个子爵……嗯,安定候,还姓抱?

“原安定公、泾州刺使抱嶷的假子?”

听李承志这样问,两个力士也反应了过来:“竟忘了君也是泾州人氏……”

这个抱嶷李承志还真知道:出身安定石唐县,因家境贫困自愿受腐刑入宫。先是冯太后时的小黄门,而后步步高升,历任侍御尚书(副丞相)、大长秋卿(内宫总管)、外则为平西将军(正二品),后转任泾州刺史,爵至安定公。

他卒于泾州刺史任上,才是胡始昌接的任。

而像抱嶷这种入朝为重臣,出则为刺史、镇守将军,且出身关中的大太监,自冯太后时至今,足有十三位。

还活着的,怎么也有七八位。

太监啊……李承志眼睛微眯,看了看趴在不远处的抱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