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马鞭所指,便是大顺(1 / 2)

大流寇 傲骨铁心 6 字 2021-12-1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长城镇靖堡,望着内外白茫一片,于长城之上远眺的陆四不禁想到那首《沁园春·雪》,初读此词便觉豪迈万分,今居长城之上内外远眺,身临其境,更使胸间豪情万丈,如红日东出,霞光万千。

当真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大丈夫,当做风流人物!

镇靖堡段长城是前明九边长城的枢钮段,西连宁夏三卫,东连延绥重镇,直面河套地区。

“四爷爷,风大。”

侄孙义良见四爷爷凝视北方久久不语,担心长城上的大风会冻着四爷爷,赶紧将前天四奶奶从京里派人送来的狐袄披风给四爷爷披上。

陆四倒也没有拒绝,由着侄孙替他披上披风,系上扣带后,对左右随行感慨一声,说道:“可惜了河套啊。”

“河套实,则无边患。河套虚,则边患烈。”

兵政府尚书陆之祺叹息一声,河套地区实是太过重要,此地位处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交界之处,黄河三面环绕,凭借黄河灌溉之利,河套地区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又兼得阴山、贺兰山之地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赵国在此设云中郡,后秦改置九原郡,汉则为五原郡。唐时设朔方军,至唐末藩镇割据,河套遂为党项占据,并以此为基业建国西夏。元灭西夏,河套为甘肃行省所治。

明朝驱逐胡元于塞外,光复河套地区并设东胜左右二卫管治,从此河套为长城北部重要屏障。只要河套一日不失,便不虞有胡虏寇边之患。

然而当年成祖靖难时曾得蒙古兀良哈相助,靖难成功后成祖将大宁都司内迁,又将河套的东胜二卫裁撤用于酬谢兀良哈,结果导致河套地区脱离明朝统治,、北京以北几百里也为蒙古人占据,为后来明朝不断的边患埋下伏笔。

“朱棣虽是圣君,但圣君也有自大不足之处,轻以边塞重镇相酬异族,自以为明朝强大,异族不足为虑,却不想他死后这大明便一日不如一日,当年不过酬谢之物却成了明朝百年祸患...此事也当为我后人鉴,你们记住,日后边塞大事,大到一城一地得失,小到一堡一塞存亡废撤,都须三问朝堂方可决断,绝不可因我一言而得失。”

陆四所言,边上自有行营学士记录,这些不仅将作为实录留存后世,也将定期整理成册供大顺军民学习,有的更要成为朝廷定制。

“不过也是为君者的权术之道。”

长城上的风真是很大,陆四打了个喷嚏,却不在意对众人道:“朱棣以边塞重镇相酬助他一臂之力的蒙古人只是表因,内在却也是他这篡位之君怕漠南诸王及塞王异动,学他也来个靖难...所谓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想要龙椅坐得稳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削夺兵权了。”

陆之祺微微点头,监国所言有理,当年的大宁都司及东胜二卫分别由宁王、晋王据有,二王兵强马壮,成祖岂能不忧。索性便将这塞外重镇全部裁撤,军民内迁,如此便使宁、晋二王羽翼皆折,不复威胁。

“我这几日读书,仁宣弃地让人扼腕,土木之变让人心惊,不过正统初年明廷倒也气象一新,有进取精神,可惜前人因果,后人无法不受。”

陆四一边往堡城走去,一边对众人说道。

其言指的是正统三年明朝曾重新在河套地区设立东胜卫,但因新设东胜卫孤悬草原、粮草不济,守御困难,又迁至延、绥地区。期间河套地区防务空虚,逐渐为漠南蒙古诸部占据,成为其侵扰明朝内地的基地。

“河套之重要,朝堂有识之士不是不知,明朝与蒙古人为这河套争了一百多年,成化、弘治、正德三朝颇有收获。嘉靖年间总督三边侍郎曾铣力主收复河套,上疏《请复河套疏》得到内阁首辅夏言的支持。

但权臣严嵩为打击政敌,称收复河套会轻启边衅,同时勾结败将仇鸾,诬告曾铣对俺答实败未胜,克扣军饷,贿赂夏言以求加官进爵。后为严嵩勾连诛杀,自此,明朝内部无敢言边事者。此后,明朝对蒙古完全采守势,河套也完全落入蒙古诸部的手中,遂使边患愈加严重。”

贾汉复揣磨上意,在知监国要往直面河套第一堡的镇靖堡时,便知监国许是对河套地区有些想法,因此连夜翻案查史,又找了好几个人询问,这才做到对河套地区的往事了如指掌。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番准备没有白费心机,听得监国不住点头。

“党争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