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边关来的确实消息(1 / 2)

明末试锋 温风如歌 2616 字 2021-09-10

周大虎短暂的离开了山西,回去布置河北三府的有关事宜。

除了凌濛初路途遥远还没到外,宋时和杜应芳已经上任。

二人跟着周大虎时间都不断,知道该做什么,一上任,随即就开始了大动作,清丈土地、重新编订黄册、清理军屯、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以及严查赌场、高利贷等事。

后面有周大虎强军保障,也知道周大虎的意图,再加上二人是周大虎特别推荐上去的,没有顾虑,做事便风厉雷行,顿时掀起一股浪潮。

彰德府知府陶廉致士回籍,其幕僚冯一经被周大虎留了下来,在宋时手下听用。

周大虎心中已经规划,要将河北三府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

这里距离京师和开封都很近,处于晋、豫、北直隶中间,正是抗击建虏和流贼的绝佳之地。

从这里出兵,数日可到三地战场。不管是支援还是大战都是好地方。

周大虎带兵数千不时地来往山西河北三府,穿梭巡逻,震慑宵小。

……

与此同时,正往河南赶路的一群人,在几十名锦衣卫缇骑的保护下,缓缓向前。

这里面有罪臣、低阶官员、还有不少布衣百姓。

不错,这些都是周大虎请求朝廷替他找的人才和调用的罪臣。

如今他们当中许多人,到现在都是头蒙蒙的。

尤其是几个布衣。

谈以训(就是谈迁)默默地骑在马上,想着自己这些日子有些离奇的经历,恍如梦中,他自己都觉着有些不真实。

已经四十三岁的他,只取得了秀才身份,家境贫寒,要养一大家子,他早早的就放弃了科举之路、

生活不易,谋生更不易,他一直靠着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负责撰写章表文檄)赚来的微薄费用养活家人。

这次他正给别人充作记室,没想到数名锦衣卫突然来到他的面前,说有人举荐他,朝廷征用授予九品之职,到山西提督账下听用。

他有些头晕,不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站在他面前的可是朝廷大明鼎鼎的锦衣卫缇骑,不会有人冒充。

他已经编写完了一部史书,完成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

他知道生员的功名,明初可以做官,但其后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没有到京师吏部谒选的资格。

没有人不想当官。虽然是从九品的芝麻官,但也是有品级的,在吏部正式造册登记在籍的正式官员。

同时这也是一份有固定保障的养家收入。

他想先干干再说,不行再辞职回来。

他立即回到家综合老婆孩子说了一下情况,嫁出去的女儿听说了,也赶了十几里路回来劝自己父亲应下这个差事。

他犹豫的是离家太远,还有陕西河南等地都是边地和就贼活动频繁活跃的地区。

不过这确实一份好工作。

经过不断的打听。他得知举荐自己的恩主就是山西提督兼管河南三府团练总兵管事。

这是自己的恩主。

朝廷这次规定举荐失举,连坐。

官场上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

但他不会让举荐自己的人失望的。

他心中也有济民致世的一腔抱负。

要不然他也不会修史,辛苦也不会有一份收入,还要自己付出大量的经历和功夫。

……

骑在马上的上海县丞凌濛初更是头昏脑胀,有些想不通。

自己突然怎么就从一个县丞正八品升到了从四品的一府之地知府之职?

他想不通、想不通……

不过他知道,自己身负重责,决不能对不起举荐自己的恩主。

他早年就有一番大志,希望以为仕为官实现理想。

可惜天运不佳,科举轮番失利。

“如果能让我辈展一官、效一职,若不能出谋划策以匡济时艰,那么所谓经笥之腹、武库之胸又有什么可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