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瓦忠听完大家的一轮议论,默默地走到一处墙根之下蹲着,看着街上人来人去,想起了家中妻儿老母还在挨饿,全靠妻子织布卖布贴养家庭,心中不由一阵惭愧。
他看了看布告远处,一处无人响应的赊欠粮食、棉衣的山寨登记发放点,牙齿一咬,站起身来决然向前而走去。
崔瓦忠顺利的拿到了二百斤小麦、三件棉衣,有了这些东西,自己一家人就能平安的度过寒冬,而不用再担心挨不过这个冬天而家中死人了,至于钱粮等赊欠,只要没有贼寇、兵乱,自己一定能还上。
他看了看手中的借条,紧紧地握在手中,他虽然不识字,但别人识字。他快步走到一个算卦摊上,站了半天,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怯怯的说道,“先…生,能…不能帮我念一下借条或意思。”
算卦之人望着眼前穿的破破烂烂的崔瓦忠,长叹一口气,伸出手来。
崔瓦忠赶紧恭敬递过借条,等候对方告诉自己借条内容。
算卦之人低头看着借条内容,片刻之间,面上露出诧异,有些不相信的急急问道,“这借条是真的吗?”
崔瓦忠一听此言,顿时吓了一跳,颤声问道:“怎么说?”
“是好事,这事我怎么不知道?”算卦之人问道。
“刚贴出的布告,我是第一家赊欠之人。”
“哦……”他惊喜不已,左右看看,他也要赶紧去借一些粮食和棉衣,如此优惠,百年不遇。
他轻咳一声,说道,“此借条十分优惠,一年之内不收任何利息,你可安心慢慢还。”
崔瓦忠终于放下心来,布告所说是真,谢过算卦之人,便急急往家中赶去。想着家中妻儿父母,肩上二百斤重的粮食顿时觉得轻便了许多。
城中一处修缮一新的民宅中,钱时来向周大虎汇报者布告贴出当日借粮的情况汇总。
“寨主,布告今日贴出,已出粮一百多石,约合两万多斤,棉衣近二百件,这还是有限制的出借。如,富户不借,不过林县也没有富户了;每家最多出借小麦二百斤,棉衣根据人口、家庭、贫困等情况最多五件。”
“不过这样下来,也要出借上千石,甚至数千石,咱们山寨近万人,虽然粮食现在足够,但必须储备多出半年到一年的粮食才行。”
周大虎对钱时来的想法很赞成,粮食很重要,要多储备,但林县是自己的大本营,根据地,必须把这里经营好,百姓冬天难捱,初到此地,自己手中恰好余粮很多,说救人行善也好、说收买人心也罢,这些都是自己要做的。
想到这里,周大虎看着钱时来语重心长的说道,“无妨,粮食不够再买就行了。放心我会想办法的,保证山寨大家口粮不断。可是林县百姓有人因贫困饿死了、冻死了,就救不回来了,一点粮食棉衣换来无数民心善名,孰轻孰重?”
钱时来默默不语退了出来。周大虎也瞑目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天后,剿贼灭寇的军功封赏下来了。
因山西贼寇大批主力借黄河结冰渡河窜入河南境内,河南上下一片鸡飞狗跳,自顾不暇。
这次军功封赏有一名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一人,正三品。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和扬中玄、彰德卫卫指挥使王家相、同知郭斗、佥事高本阳陪同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