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渔翁挺身而出,果然打败了那孤儿国并杀了他们的国王。王后没有食言,嫁给了老渔翁,并尊渔翁为老国王。后来,罕难阿必镇的王子长大成人,暗地里纠集了一帮人杀了老渔翁国王,接管了苏门答腊。老渔翁国王的嫡长子苏干剌带着自己的人马逃到山里,自立为王,与王子势不两立。
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由于不明原由,所以只赏赐了现任苏门答腊国王。也就是那位长大成人的王子。苏干剌得知后,认为大明朝偏袒王子,看不起自己。于是,苏干剌带兵袭击郑和。郑和擒获苏干剌,并将其带回大明京师。朱棣下旨,将苏干剌处死正法。自此以后,那位王子再无忧患,得以稳坐国王宝座。因此,苏门答腊对大明和郑和感恩戴德。
国王亲自到海边迎接。郑和下船之时,苏门答腊人奏起乐器,万众高呼。萧毅、唐黛漪看到友邦如此热情,也不由得心潮澎湃,颇以大明为荣。
郑和飞快地走到国王面前,拱手说道:“郑和一介武夫,怎敢有劳国王陛下亲迎接。惶恐,惶恐!”
通译官把郑和的话翻译给国王。国王含笑说道:“正使乃上邦贵客,且对我苏门答腊国有恩,本王理当亲迎。请正使随本王到宫中用膳!”
国王请郑和走在前面,郑和不敢喧宾夺主,诚恳地说道:“国王陛下是主,郑和是客。有道是强宾不压主,郑和怎敢僭越!”
国王说道:“苏门答腊国弱民穷,以后还要仰仗上邦庇护。倘若本王走在前面,天下人岂不笑话本王不知礼节、夜郎自大?”
郑和只是不肯,两人僵持不下。正在此时,一个精壮的青年从苏门答腊官员队列中走出。他先躬身行礼,然后满面堆笑地说道:“正使不要推辞了。上邦有句老话,好像叫客随主便。倘若正使再不应允,岂不拂了我伯父的一番美意?传扬出去,只怕也会寒了苏门答腊人之心。”
郑和连忙说道:“郑和眼拙,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青年坦荡地答道:“回禀正使,在下叫阿拉乌丁,是苏干剌的儿子。”
郑和一愣,随即用目光询问国王。国王说道:“自从苏干剌死后,阿拉乌丁幡然悔悟,带着本部人马归降本王。本王看他一片真心,又念在他祖父对敝国有恩,所以收留了他。几年以来,阿拉乌丁倒是为本王做了不少事,确实对本王忠心耿耿。”
郑和微微颔首,说道:“阿拉乌丁王子,大明还有一句老话,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本使望你继续一心一意辅佐国王陛下,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否则,你父亲就是前车之鉴。”
阿拉乌丁吓得慌忙跪地,叩首说道:“阿拉乌丁牢记正使教诲,一定全心全意辅佐我伯父。”
郑和这才露出笑容,亲手扶起阿拉乌丁。郑和见国王盛意拳拳,心想这样礼让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拱手说道:“既然国王陛下盛情难却,郑和就只好大胆僭越了。”
国王大喜,遂陪同郑和一起前往王宫。到达王宫以后,郑和先宣读了大明皇帝的圣旨,然后把大明皇帝的赏赐之物交给了国王。大明皇帝赏赐颇丰,苏门答腊国王喜形于色。待到公事完毕,国王在宫中大摆筵席,盛情款待郑和等大小官员。
正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在殿内就坐,正六品以下官员及扈从兵士在殿外就坐。每桌都安排了苏门答腊的官员作陪,只不过殿内殿外的菜肴略有不同。
国王请郑和在主宾之位落坐,郑和却一直不肯答应。国王惊问其故,郑和说道:“国王陛下,若是在平时,郑和一定当仁不让。不过今日,郑和却不敢坐这主宾之位。并非郑和故作姿态,实在是应当让给比郑和更尊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