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听说过后世的气候变化论,但是朱慈烺也听说后来毛乌素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大明虽然没有高科技,没有生物学,没有基因育种,没有科学种树,但朱慈烺觉得,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不就是种树么,做就是了。
没有技术就创造技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做就有可能成功,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
趁着现在这边的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到后世那个地步,朱慈烺觉得他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土地。
崇祯有些佩服起自己的儿子,这些明知道很难完成的事情,儿子都一步步的做最后都完成了。
崇祯第一次见到沙漠,原来沙子真的能够多到吃人的地步。
看着不停往沙漠里延伸的树林崇祯不禁感叹:“听说你在搞什么三北防护林,几万里的地方同时在栽树?”
朱慈烺歇了歇:“几万里同时栽树有点夸张了,不过每年皇家都会拿出一笔钱,在这样的地方栽树,西北的轮台哈密北,河西走廊上,黄土高原上,京城北方的沙漠,东北地区都有人在种树。
也许几十年之后,大明能年年看到河清的样子。”
崇祯也憧憬道:“以后真想再来看看,看看现在栽下的树有没有成材,看看沙漠是不是被我们战胜。”
朱慈烺微笑着:“一定会的,父皇要是想看,以后就到这里走走,等看完之后回京再告诉我。”
崇祯再次点头:“这次出来,朕看到了很多,以前躲在四九城里,以为天下大治只需要朕勤勉政事就行了。
现在才发现,百姓想要的跟朕以为他们想要的真的是不一样,原来百姓真的是只要一顿饱饭。
但是偏偏朕连一顿饱饭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朱慈烺安慰了一句:“不止您做不到,历朝历代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呢?做到的都被标在清史上成为人人称颂的明君了。”
崇祯虽然知道朱慈烺是在安慰他,但怎么觉得怪怪的?能做到的就是明君,那你的意思是我不是明君了?
不过想了想崇祯也没有生气,不用跟别人比,跟自己儿子比都比不过,他还佩称什么明君?
崇祯继续问道:“回去为什么要选择走草原这一条线?”
朱慈烺目光深邃的望着北方:“草原这边经过这些年的改造,已经可以进行彻底的改土归流了。
这边唯一的问题就是额哲部,他们依旧游离于大明的体系之外,这次从这边安慰一下当地的牧民,然后进行最后的改土归流,把这边交给内阁管理。”
对于政事的事情崇祯一直不想多问,不过听到交给内阁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皇明商号不是管理的挺好的么?怎么还要交给内阁?
这些人最能坏事,经常因为一个官员的盘剥导致一个族群的叛变,朕感觉交给他们还不如皇家一直管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