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锦衣卫做的很好,去年一年锦衣卫做的很不错,以前大明对这关外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蒙古的使者都到京城了,朕还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现在只要坐在京城里,天下大事都尽在掌握,而且消息传回来的速度也快了,以前这前线的军情都是八百里加急,这信啊要跑遍京城,朕反而最后一个知道。
哪里像现在,这信使怕刚到北直隶吧,朕就已经收到了报捷的文书,这很好,锦衣卫的李若琏做的很好,这也都是你的功劳!”
朱慈烺拱手:“儿臣能为父皇分忧已经非常开心,至于功劳什么的,儿臣不敢居功,还请重赏那些在外拼搏的将士。”
崇祯嗯了一声:“他们自然要赏,明天这战果传遍京城,加上过年时对建奴的胜利,朕打算为三位新军将领封侯以彰显其功劳!”
朱慈烺连忙低头拱手:“陛下,儿臣觉得封侯先不着急,至少要等到他们消灭了建奴之后才能封赏,以后他们要打的仗还很多,现在封赏太高,以后就不好封赏了。
到时候别因为赏无可赏导致不能用他们,让他们只能躲在讲武堂当个教习。”
在崇祯看来,流寇被消灭了,建奴也大败了,那么封侯之赏不算什么,到建奴被消灭的时候再晋升加赏个世袭罔替也就够了。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建奴被消灭之后,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消灭了建奴之后,大明才算真正的安内。
所以现在先来个侯爵,那后面还咋封赏?世袭罔替,加封公爵,再加世袭罔替,也就没有几级了。
而这些将领才三十多岁四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后面至少还能带兵一二十载,总不能应为他们功劳太大让他们提前退休吧!
崇祯虽然不理解朱慈烺的意图,但是跟朱慈烺说就是想听听他的意思,既然他那么坚持,崇祯也就没有非要封侯。
两人又聊了一会,朱慈烺才告辞回东宫。
第二日朝堂上,当太监念出捷报,并且说明建奴早就已经被打的大败,这些日子只是为了隐瞒消息欺骗流寇才一直隐瞒。
两场大胜的消息立刻让朝堂上热闹起来,而京城里也陆陆续续的传来了鞭炮声和民众欢庆的声音。
大家虽然没有下朝,但是为了让百姓早一点知道这个好消息,今早的报纸上,这个消息早已经印好。
在大臣们开会的时候,报童已经把报纸送往千家万户,这也是第一次百姓比朝臣还先知道大胜的消息。
当天晚上皇宫举行了盛大的烟火表演,庆祝这个难得一见的胜利,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观看皇家的烟火。
之后的两天朝堂各处都是喜气洋洋,大家一下子感觉日子有了奔头。
朱慈烺正在读书,外面李若琏匆匆赶来:“太子殿下,兵部和内阁正在密谋把新军指挥权收归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