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性能,同样的参数指标,成本却能比锰酸锂、钴酸锂电池便宜上一大截,因此安劲松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理想的磷酸铁锂电池绝对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
余文钢却说道:“千万别满足于第一代电池,我需要的,是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耐高低温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下功夫,起码在技术上得领先别家三年以上。”
一个新的目标又抛向了安劲松。
这让安劲松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他原本以为,研究院这边,只需保证电池研究成果在性价比上领先别家,就足够有市场竞争力了,谁知余老板的要求竟然那么高。
领先别家三年以上是啥概念?
他联想到了最近研究领域开始流传起来的一个概念,叫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在某一领域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效果。
余老板这是想长期制霸可充电电池领域的节奏啊!
不过没关系,对于余老板的这一高要求,安劲松也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有信心的原因,在于余老板舍得在研发上砸钱。
高校的科研最怕什么?
就怕没钱!
有了钱的话,啥都好说,现在,刚成立的理想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所搭建的多个可充电电池实验室,订购的试验设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然后在人才方面,国内在这一领域的顶级人才也在重金的吸引之下纷纷向这边汇集。
有钱有人有顶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院这边还不能不断出成果的话,安劲松自己都会羞愧难当了。
“行,没问题。”
他咬牙答应了下来。
余文钢自己其实并不担心这一点。
在可充电电池领域,想做到技术领先三年很难吗?
一点都不难。
等磷酸铁锂电池面世后,当其它家开始购买理想的专利跟风生产时,他就可以把刀片电池的概念假装无意泄露出来,又可以领先一代了。
然后等别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稍稍有点竞争力后,他可以把三元锂电池的概念再放出来,然后是固体电池、钠离子电池……
在可充电电池领域,一家公司一旦能技术领先起码三年,并坚持一段时间后,就绝对能在这一领域形成绝对领先地位,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份额,然后在良性发展模式下,让别家再也难以跟上。
而他之所以对安劲松提这一要求,并不是单纯地给安劲松压力,而是为了接下来这一点。
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之所以要求技术领先三年,目的是为了定标准,统一手机电池的生产和使用标准!”
一个新的目的被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出来。
定标准!
除了陈来茂和丁曦明二人以外,在场的其他人又被他的这一句,说得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余老板一直在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定标准,这是真打算通吃整个行业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