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和魏陶聊了好一会儿,约好改日去拜访,这才拱手道别。
魏陶跳回自己的船上,大声吆喝着,向别处去了。
周忠、韩融面面相觑。
韩融问道:“此人真是泉陵令?”
钟繇哈哈一笑。“韩公,他的确是泉陵令魏陶,不过说起他的事来,可有些复杂,容我细细道来。”
韩融连声催促。
刚才如果不是钟繇叫破魏陶的身份,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是泉陵令,说是县寺的掾吏都有些勉强。堂堂一县之令,穿得和普通百姓差不多,身边也没几个随从,就不怕有什么意外?
听了魏陶的故事之后,韩融的惊讶有增无减。
一个曾经强烈反对度田的被贬官员还能重新出仕,并且在天子眼皮底下就任,魏陶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奇遇?
这一点,钟繇也说不清楚。
他在渤海的时候,只听说魏陶重新出仕了,就在泉陵做县令,多少有些不信。这次到行在见驾,其中一個目标就是想验证一下这个传闻。
没想到还没下船就见到了魏陶本人,真是巧得不能再巧。
这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息。
魏陶能重新出仕,我只要努力,自然也可以。
三人一边说,一边上了岸,在等周忠的掾吏搬运行李、档案的时候,收到消息的高柔匆匆赶来。
“见过周公、韩公。”
“文惠,律学堂筹办得如何?”
“还算顺利,只是严重缺乏教师,正准备向周公求援。”高柔笑道,随即又转向韩融。“韩公若有得意门生,也欢迎到律学堂来就职。”
韩融放声大笑。
当初周忠就希望他能推荐弟子到司空府任职,现在高柔一见面又要他推荐弟子到律学堂就职,看来天子要依法治国的信念非常坚定。
他的弟子中虽然没有精通律学的,但颍川绝不缺少这样的人才。在经学的重要性下降,大量读书人找不到出路的时候,颍川人又迎来了另一个选择。
这是天赐颍川良机,不可错过。
周忠拉着高柔聊了起来,高柔非常热情,谈笑风生,一边走,一边向周忠介绍这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充满激情。
周忠大感欣慰。
这才是他想看到的高柔,也是他冒着惹怒天子的危险推荐高柔的原因。
高柔没有辜负他,天子更没有辜负他。
钟繇、韩融在一旁看着,也是笑逐颜开。
他们都清楚高柔的身份,学术背景也与高柔相当,以偏向法家为主。高柔能得到天子信任和重用,意味着颍川人在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一行人进了城,只见街道两侧都是店铺,店铺门口都挂起了灯笼。买东西的不多,看灯笼的倒是随处都是,不少人还在比较哪一家的灯笼更好看,上面的字画更精美。
“元常,你来晚了。”韩融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