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杯酒释权,太子是产业换权。
他们猜对了,朱载圳就是这么想的。
朱载圳要施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必须搬开这两块绊脚石。
可是严嵩为官四十年,徐阶为官三十年。严党、徐党的势力不容小觑。
要堂而皇之的罢免他们,必然引起事端。明军收复河套在即,内部需要稳定。
内阁以前挂着“一团和气”的牌匾。有时候,这四个字不是没有道理。
大家和和气气的交易。我朱载圳不罢你们的官儿。名义上你们还是首辅、次辅。
我给你们在地方上置一份大产业。作为交换条件,你们把手里的权力让出来。
这是“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好事。
严嵩和徐阶还是沉默。
朱载圳侃侃而谈:“朝廷里的官员,总是爱云山雾罩的说话。仿佛把话说明白能死一样。
我不喜欢那种说话方式。
明跟二位说了吧。自宣德朝三杨辅政,大明就再也没有过监国太子。
因为一旦皇帝委任监国太子,必然跟内阁首辅、次辅争权。储、臣之间定然要生隙。
我做了监国太子。迟早会因权力与二位生隙。咱们双方,需要有一方退一步。
如今兵部尚书是杨博,吏部尚书是张居正,户部尚书是王国光。
换言之,我这个太子掌着朝廷的兵权、人事权、财权。
大权在手,我希望今后你们不要跟我争。我希望你们能退一步。我给钱的!
且我给的钱不是一锤子买卖。这两个县的特种商品专营权,我准你们传予子孙。
这就等于给严、徐两家的子孙一个千年不碎,万年不烂的金饭碗!”
严嵩、徐阶依旧沉默。
朱载圳道:“行了,都别装哑巴了!说句话吧。”
严嵩有些落寞的说:“好吧。”
首辅都认怂了,次辅徐阶也没必要逞强斗狠。
这二人这么爱争权,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夺利?
如今朱载圳给了他们利。他们还争个屁的权?两头老狐狸知道,争也争不过。
北直隶的事不就是“争不过”的最好例子?
徐阶道:“我听太子的。”
朱载圳举起酒杯:“好!今后严阁老、徐阁老多关心下自家的生意。发发财。内阁那边的事,就交托给年轻人去办吧。”
严嵩和徐阶无奈的举起了酒杯,齐声道:“全凭太子吩咐。”
朱载圳站起身:“这儿的厨子手艺不错。二位慢慢品尝。我先回东宫了。”
朱载圳走后。严嵩苦笑一声:“子升,咱们二人这些年争得什么劲呢?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徐阶道:“不是我和阁老您愚笨,是太子太英明神武。
咱们今后虽大权旁落,但最起码,还剩下了一份庞大的产业。”
严嵩道:“是啊。且太子保留了咱们的官位。咱们尚在朝中。也算留了个体面。体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