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整肃人心(1 / 2)

刘纬同意了黄权的建议,但是却下令让他去向众人解释,颇有些不愿出头,躲在幕后操纵的感觉,令黄权有些不能理解,可实际上也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啊!

黄权虽然自己也开了点窍,但从根上论,更多还是被逼就范,为保儿子放弃了立场,这要是传扬出去,黄权在众人心目中那大公无私的形象,便将崩溃,恐怕会遭来许多议论与诟病,以后很难抬起头来了!

而现在呢,刘纬让黄权去向众多反对新政的官员去解释,同时也做出了妥协和让步,那么黄权就等于是说服了汉王的有功之人,面对同僚好友之时,也不至于颜面尽失,更不会影响到他的正面形象!

同时,黄权在益州士人中的影响力,非比寻常,堪为领军人物,由他去解释新政,黄权便由反对新政的急先锋,摇身一变成了新政的支持者,这个转变,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

试想一下,连领头的都不反对新政了,其余那些人,还跟着闹什么,注定会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也省得刘纬一个一个地去收拾他们,闹得大家都很难堪,下不来台!

也就是说,刘纬让黄权去担任解释工作,不仅是想给他留点面子,更是想给益州反对新政的那些官员们,都留点余地!而且效果,可能比他自上而下地颁发旨意,要好得多!

黄权也是个聪明人,虽然一开始没能理解刘纬的深意,但很快就恍然大悟了!他不由十分感激王上的良苦用心,更是钦佩其睿智深远的眼光和境界,以及那令人心有余悸的政治手腕!

秘密,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自己的家中,真的藏有汉王的卧底?这太可怕了!黄权本想回去,细细查问一下,看看究竟谁的嫌疑最大,可是却最终作罢!

能隐藏得这么深的眼线,岂能是自己轻易查得出来的?况且,汉王埋藏下的棋子,他若死乞白赖地非得挖出来,恐怕也会引起王上的不满和戒心,绝没什么好果子吃!

唉……看来今后自己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得万分小心了,更不敢有什么阴谋鬼蜮之行,还是老老实实地跟着汉王混吧……

王累见过汉王以后,立刻撤回了辞官之请,称病闭门谢客,无论谁去拜望,一律不见;

而黄权呢,从汉王那里回来后,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不再反对新政,还到处向人解释新政的好处,以及汉王妥协让步,做出的修改与积极的意义!

人嘛,往往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在作祟,大家都反对,自己也有了反对的勇气!

可现在呢,眼见两个领军人物都已经改变了立场和态度,还有谁敢继续闹下去?因此,那些上表辞官者,又纷纷收回了自己的申请,并上书谢罪,表示积极拥护和支持刘纬的新政!

一场由改革引起的政潮风波,至此似乎已经平息了,新的婚姻法规也正式在益州全面推广开来,仿佛又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刘纬,却并没有就此罢休!

在上表辞官的数百名文武官员中,有些人一直勤勉持政,兢兢业业,公于任事,成绩斐然,刘纬当然不会接受他们辞官,最终驳回申请也是理所当然!不过其中大部分人,还是被降了一级,小惩大诫!

可是,有的官员本来就政绩平平,甚至昏聩懒惰,毫无建树,纯属是在任职上混日子!既然这一次他们自己主动辞官,刘纬索性就坡下驴,顺水推舟,干脆允准其请,直接把这些人赶回家抱孩子去了!

甚至还有些个别人,私下里的确存有违法乱纪之实,早已被粘杆处查得一清二楚,刘纬便择其典型,交予督察院和大理寺查实定罪!于是,这些家伙在这场政潮中,不仅丢了官职,最终还锒铛入狱!

这就奇怪了,明明这场风波已经平息,刘纬为什么还要秋后算账不依不饶呢?很简单,他就是想借此机会,震慑群臣,整肃人心!

你以为当官入仕是小孩过家家吗?想干就干,不想干了就能随时撂挑子?汉王刘纬的威严何在?官场的严肃性又从何谈起?刘纬就是想让这些官员明白,辞官非同儿戏,敢拿这种事来要挟自己,绝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