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在乌林的六万曹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孙刘联军,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终于扳回致胜一局,一举攻占乌林,从而取得了西起洞庭,东到夏口的东南一线,所有江面的控制权!
这场战役的胜利,对孙刘两家来说,意义重大,意味着曹操面对强大的江东水军,将再无可渡江之机,对江东和江夏的威胁也是立时解除!换句话说,插入乌林的这颗令孙刘如鲠在喉的钉子,终于被拔掉了!新笔趣阁
六万曹军,被歼灭了四万人,还有两万投降了,赵俨所部一万四千人,加上张郃营寨投降的残兵五千,就这样成了孙刘联军的俘虏。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你之前不是说,这六万曹军,都是主力当中的精锐吗?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被打败,甚至不敢决一死战,到危机关头,全都投降了呢!
让我们就来说说这所谓的精锐!之所以说乌林六万军是精锐,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曹操手下的常备军,不是那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农夫,其训练素质之高,武器装备之精良,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可还是那句话,一支部队强悍与否,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性因素!可能大家看刘纬的蜀军太多,便觉得精锐,应该是英勇敢战,也勇于牺牲的忠诚之士才对!可真实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天下除了刘纬训练出来的这支精兵外,其他诸侯手下的士兵,还是大多以当兵吃粮为本,只不过把战争当成工作来干而已!
这六万曹军当中,只有乐进所属的两万人,是曹操中原军区的原班人马,算是对他最为忠心的一批人,而赵俨和张郃所部,却大部分都是河北军!河北地区,曹操也是初定不久,虽然他在那里实施了好多抚平人心的政策,还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了邺城,可是让河北人马上便能认可和完全支持他还不现实,尚需要过程和时间!
尤其是在曹操军中,还有条不成文的潜规则流行,那就是嫡系部队往往待遇最好,立功杀敌和升迁拔擢的机会也多,而那些新降军,包括河北军,相比之下显得地位较低,待遇较差,甚至被像防贼一样既用且防着,这样的境遇,岂能令他们满意呢,又谈何归属感?
必须承认,这六万人确实是虎狼之徒,若真发起狠来,战斗力也十分强悍,但因为主观能动性较差,让他们跟着大军一起打胜仗,摧枯拉朽,攻城拔寨,祸害百姓什么的都行,可是若让他们死战不退,在绝境中与城寨共存亡,那就不现实了!
更何况连他们的统帅都因胆怯而无心再战了,这些士兵又怎么会舍生取义,死战到底呢!
翻阅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在与异族的那生死存亡的战斗中,总是出现英雄辈出,勇于牺牲的场面,其他时候所谓战争,大部分都像武装游行一般,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若连跑都跑不掉,那就投降!反正所谓的敌人,也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说着同样语言,书写同种文字,有着相似生活习惯的一群人,都是自家人嘛!
赵俨投降了,那么等待着他的命运是怎样的呢?如果他知道自己将来的下场,恐怕也就不会投降了,还不如战死沙场!
其实从前因后果来看,赵俨也挺委屈,他有才,本来是个可以委以重任,担当统帅之人,可问题是时机不对!在没有资历和功劳的前提下,曹操破格提拔,给他这个机会,赵俨明显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加上其性格相对偏软,为人处世的经验也不足,他没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辜负了曹操的信任!
关键你败就败了,还投降!那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你以为你是夏侯渊或曹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