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左右二计(2 / 2)

“主公,不可攻江夏也!”陆逊此时,眼含热泪,似乎非常动情,一边叩首,一边大呼道。这个举动,又是把孙权弄一愣,这陆逊为何如此恳切?

“伯言有话,尽管道来!”孙权赶紧一挥手,表示道。

“主公!刘豫州乃大汉皇叔,其仁德之名遍布天下,人尽皆知也!我江东贸然伐之,乃出师无名,穷兵黩武,必失人心!长史所议左右二策,皆以攻江夏为首,乃置主公于无信之地也!”陆逊也是豁出去了,拼力阻止孙权采纳张昭之计!

也是奇怪,这个陆逊在原本的历史上,于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的东征大军,那可是一点都没有留情面的!怎么现在,倒是全都替刘备说好话呢?他哪里是为刘备说好话,其实是不想让孙权的名声被玷污!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最重要的人和,就是指人心!陆逊深知,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的道理,而张昭却显然不明白,他提出的两个计策,全都是阴谋鬼蜮,偷奸耍滑之策,看似把群雄玩弄于鼓掌之中,却都是小人之举,必然惹来人神共愤的结果,搞不好曹操和刘纬在盛怒之下,没互相争斗,先联合起来灭了江东!

可能许多人无法理解陆逊的这种思维,觉得在乱世中,取胜才是王道,还考虑什么名声?耍点阴谋诡计,在外交上玩弄对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陆逊此人,怎么会如此迂腐?

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可能也是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毒害太深了!人类如果与野兽无异,就不可能创造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即便是古代,甚至乱世,也是有其固有的法则和一般普遍认知,一旦不择手段,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新笔趣阁

想当年袁绍发十一万大军征讨曹操,也是打出了奉衣带诏讨贼的旗帜,做到师出有名;到了现代,隐忍守住最后底线,坚决不放第一枪,也是这个道理!再比如,曹操之前发大军进攻汉中,就是忘了向天子讨要旨意,结果师出无名,被刘纬打败了,还得给他封官晋赏,吃了个哑巴亏,不也是这个道理么!

如今,张昭所建议去攻打江夏刘备,以什么借口去打呢?就凭曹操的这封书信?理由根本不过硬!可能有人会说,那还不简单,曹操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孙权让曹操给他搞一个讨伐刘备的天子旨意不就师出有名了?可是,孙权他敢吗?

如果孙权事先通知曹操他要去打江夏,曹操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也不傻,江夏这么重要的地方,自己不占,让东吴去占,怎么可能!因此,孙权即便想去攻打江夏,也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制造既成事实,让曹操无奈只能接受结果,怎么可能事先打招呼!

陆逊说来说去,意思无非是劝告孙权,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不要去打江夏,如果是别人也就罢了,刘备这人轻易不能打,因为他的身份和名声,就是他的护身符,否则这么多年颠沛流离,他早就被消灭了!

“哼!幼子迂腐哉!荆襄之地,方为要务,何须多虑也!”张昭此时对陆逊怒目而视,依然不依不饶地对他进行着人身攻击,而其他文臣,也是基本一致的态度,陆逊再度陷入众人的口水中……

“主公!伯言所议,乃至正之理,不可不察也!”就在陆逊感到非常无助之时,突然有一人开口了,竟坚决站到了支持陆逊的立场之上!

此人声如洪钟,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显得非常有底气!公厅之内立时陷入一片沉寂,几乎是雅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了刚才发声之人,吃了一惊!别误会,此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大家也不是怕了他,而是觉得这个人,此时发声,似乎太不寻常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书友:bt胡、张起灵的支持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