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风云际会(1 / 2)

庞羲提出了自己对于此次事变的处理意见,其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吴懿绝不可能让他庞羲来做州牧,更不可能允许他杀掉刘璋,便提出了这样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案!

如吴懿所料,庞羲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控制了刘璋,那么益州大权也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到时候,他庞羲虽然不是州牧,却也是一言九鼎,益州事务,还不是他说的算?不求其名,只求其实,他也能接受!

可是,吴懿却似乎并不买账,竟然直接表示了反对,庞羲一脸不高兴,白了吴懿一眼,开口问道:“缘何不可?”

“吾等乃刘氏之臣,此略岂非跋扈欺主!”吴懿尖锐地直接指出庞羲这个计划的问题所在,一点没留情面!

的确,在古代,臣下欺凌主上,与反叛无异!谋反与谋大逆,都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霍光,另一个就是王莽!

王莽就不用多说了,他悍然篡汉自立,建立新朝,虽然当时他的许多政策和改革,于民于国都是有利的,可还是最终失败,背负污点,遗臭万年,究其原因,那就是他篡汉的行为,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所不能容忍!wap.

霍光(霍去病的弟弟,西汉名臣),严格来说,应该算是汉室忠臣,可是他的历史评价一直不高,原因就是他做了许多古代臣子不敢为之事——废立皇帝!霍光是汉武帝托孤重臣,辅佐汉昭帝,忠心耿耿,克力勤勉。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便拥立昌邑王刘贺(就是那个著名的海昏侯)继位为帝,却因其荒淫无度,仅过了二十七天就把他给废了,又拥立了汉宣帝刘病已。

霍光此举,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欺凌主上,擅行废立,属于谋大逆!更何况后来,他独断专权,引起汉宣帝的不满,在其死后两年,霍氏一族,“被逼”造反(实际上是借口),被全族诛杀!

由此可见,在汉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君侍主的意识根深蒂固,臣子擅权,欺凌主上之举,如过街老鼠,谁敢公然这么做,都会被当时之人仇视和诟病!

汉末三国时代,汉室朝不保夕,实话实说,这个时候的各路诸侯,过分的事做得多了去了,早已是习以为常!以曹操为首,董卓、袁术、袁绍、孙策、刘焉、刘表,哪个放在以前,都是诛灭九族之罪!

然而,汉室虽然衰微,但崇汉士人,依然不少,忠君侍主的儒家思想,仍居主导地位,因此,即使许多人凭手里的强权做出不少过分的事情,还无法可制,但社会思想对于这样的行为还是不能接受的!

很明显,吴懿此人就是受这类思想影响很深,他觉得庞羲这么做,无异于谋反,以下犯上,欺凌主君,他吴懿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其实,何止是吴懿?严颜、张任、刘璝等人,都是受此思想影响很深,虽然生逢乱世,但他们骨子里的那颗忠心,始终未变!

不过,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在庞羲那种人看来,就是迂腐!这都是什么年代了?天下乱成这样,还恪守什么臣子本分?利益才是最关键的!

“呵呵……刘季玉乃益州护犬,焉能称主?”庞羲冷冷一笑,非常不客气地回应了吴懿!

庞羲的意思很明显,刘璋也好,他爹刘焉也罢,无非就是益州牧,他们当的是朝廷的官,是替皇帝统辖和管理地方,你吴懿和我庞羲也是朝廷命官,应该忠于的人是天子,岂能是一个州牧?你吴懿把刘璋作为主君,什么意思?难道说现在的益州是独立王国?不是汉朝的地盘了?

这还真是个尖锐的问题!实际上,在汉末的乱世,每一方割据军阀与独立王国没什么区别,一方军事民政,决策皆出自州牧之手,而其属下臣将,也都基本视军阀领袖为主君,汉天子已经早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了!

因此,很多臣下所谓的忠君侍主,慢慢地便转化为了忠于自己的直接领导和上级,忠于汉家天子的概念,却慢慢淡薄了!所以,吴懿看似大义凛然,一身正气,但细论起来,还真有点站不住脚!

“刘季玉乃朝廷委任之益州牧,汝领兵讨之,即为谋反!”刘璝闻听庞羲的诡辩,立刻大声痛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