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仔细想想,这造反有点不靠谱啊。况且从太原到关中,数百里土地,数十个郡县,十多万军队,能是这么容易便打过去的。
这时不少人便心生退意,与其没多少希望地入关,还不如退回太原,凭借坚城固守,至少尚有个退路。
于是便有人前来面见李渊,请求撤退。
刚开始还只有一两个,到后来,不少将领成群结队地赶来,请求李渊退回太原,不要冒着大雪攻城。
军心不稳,李渊眼看诸将劝阻,也是没有办法,只得决定,若是三日后再攻不下霍邑,便率军撤退。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就惊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杀入关中,凭借关中巨大的资源,才有可能问鼎天下,现在返回太原,四面皆是隋军,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李世民在军中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现在的李世民的身份只是李渊的次子。他虽然是右军统帅,但毕竟年纪小,没什么经验,又没有参加晋阳起事,因此身份、地位都不高,在军中就是一个空头主将。实际上李渊所设置的三军,中军留在了晋阳,左军在李建成手中,右军则直接统属于李渊。
这辈子的李世民,跟兄长李建成地位差得太远。
然而李世民还是来到军中去见其父李渊,因为这不仅仅是他父亲一个人的事。
“父亲,我们不能撤啊,否则就前功尽弃。”
相比较稚嫩的李世民,李渊就老到多了,他当然知道不能退,而且也没有想过退。越过霍邑,便是广阔的河东大地,甚至是关中沃野,退回太原,跟黄明远死磕吗?
“我知道不能退,所以你要陪我演一场戏。”
李渊早有定计,现在无论如何,要把人心安定下来。李世民听得父亲的吩咐大喜,于是依计行事。
李世民在李渊帐中,突然大声喊道:“请父亲不要返回太原。”声音之响,帐外俱闻。
“逆子,此事我已决定,立刻撤兵,你无需再劝。”
李世民跪下来抱着李渊的大腿说道:“父亲,我等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长安,号令天下,以正身份;若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人心尽丧。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到时候必为阶下囚。”
“混账!”
李渊一脚将李世民踹倒,又将他赶到帐外。
这时李世民便在帐外大声哭泣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到时候我军败亡,不过是须臾之间。”
李世民的疾声痛呼终于引得一众有识之士跟着劝谏李渊,李渊也借坡下驴,同意了不再退军,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坚决,杀马立誓,不破关中,决不退兵。